您好!欢迎来到生态环保健康网

会员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购物车| 微动态| 搜索| APP| 签到领奖|

  •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10-57160801
    • 手机/微信:133 6633 0127
    • 微信公众号:生态环保健康网
    • 邮箱:hbcinic@163.com
    全球粮价高位波动 秋粮丰收或缓压力
    2022-06-23 13:42:04 733
  • 收藏
  • 管理

    本报记者 林春霞


    受气候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减产,加之20余国禁止粮油出口,粮食价格飙升至20年最高值。国际粮价持续在高位波动、粮食供给缺口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粮食进口成本。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发布的半年期《粮食展望》报告指出,在各种农产品价格不断高企的当前,今年全球各国在粮食进口方面的支出将创下1.8万亿美元的新纪录。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影响粮价走势的重要因素是粮食供需水平。未来几个月国际粮价仍将在高位波动,但随着多国保粮政策出台,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十月份粮价或迎拐点。

    供需状况影响未来粮价走势

    “影响粮价走势的重要因素是粮食供需水平。未来国际粮价仍将在高位运行,可能进一步创近年来新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影响国际粮价的因素并没有消除,粮食供应链尚未恢复,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对粮食影响的因素仍在持续发酵。

    而国内粮价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略有提升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国家补贴不足以抵消生产资料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受国际粮价上升影响,国际进口价格将上涨。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作出类似判断。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目前俄乌冲突仍不明朗、全球通货膨胀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加之20多个国家限制粮油出口,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全球粮价在高位震荡,且变化莫测,这种局面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伍振军对本报记者说,全球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供需趋紧。

    一方面,全球粮食需求增长。受疫情冲击的粮食需求逐步得到恢复;受极端天气影响,部分国家粮食减产,进口增加;全球重要经济体陆续提出“双碳”目标,加大力度实施新能源政策,粮、油、糖料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粮食供给不足。受疫情、极端天气、乌克兰危机等影响,部分主要粮食出口国产量下滑、库存下降、出口受阻,全球粮食市场供应不足;部分国家禁止粮食出口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供需失衡叠加美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炒作,全球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

    伍振军分析,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国际粮价上涨传导至国内,将推高国内粮食价格,并形成粮价上涨预期。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上涨,容易推高国内食品价格,从而推高CPI。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平抑粮价、稳定预期、严防投机,化解粮价上涨趋势,将食品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也有受访专家认为,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影响有限。一是我国口粮供应主要依靠国内,口粮进口占比不高。二是目前国内粮食储备充分,供需之间平衡把握得较好,通胀压力不大。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国内粮价虽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但尚未传递到消费端。国际粮价上涨不会给国内带来通胀压力。

    全球粮价十月份或迎拐点

    从2019年以来,受南美极端天气影响,全球主要农产品均出现供需缺口。今年受俄乌地缘冲突、疫情反复、多国禁止粮食出口等因素影响,更加剧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吃紧,叠加上游原油、煤炭价格维持高位影响,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助推了全球粮价持续走高。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到157.4,谷物价格指数达到173.4,都远超2008年、2011年粮食危机时期的峰值。

    民以食为天,粮安则天下安。国际粮价何时会出现拐点?

    李国祥认为,现在国际粮价较高,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下半年粮食可能会大丰收,到了10月份秋粮上市以后,预计粮价会出现拐点。

    在李国祥看来,影响粮食的主要因素还是供给,现在粮价趋高,农民看到种粮收益好,就会想尽办法扩大粮食生产。加之各个国家政府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预计到秋季粮食会有大幅增长。

    特别是我国采取了系列惠农政策来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通过支持种业发展、加大对农资的补贴资金等综合性政策,大大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充分保障了粮食安全,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庞大的人口。

    张建平认为,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还有很大空间,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扩大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精耕细作的水平,通过系统性的支持,让农业效率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更高。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本网责任编辑:李东泽




    上一页:车小将集团再传捷报 下一页:李干杰分别会见捷克等三国环境部长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