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健康网
秋分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秋分当天日夜时间均等,而后夜愈长日愈短。
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凉风习习、碧空澄澈、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秋分的标志性景色。
秋分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夏季将彻底结束,秋季的全面开始。所以在这个节气中,我们在养生方面一定要做好工作。
那么,今天就由中医专家带大家来一同了解下“秋分时节养生”的相关内容。
健康饮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
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
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此外,还应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
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
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加强锻炼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打太极拳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
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注意养阴防燥
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
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
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于养阴。
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因此,秋季锻炼要适度。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分时节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
这个时节经常出现气温突变,冷热不均,人体新陈代谢收到抑制,不能及时适应变化。
因此人们应当提早准备、预防为主,结合食疗保健,真正做一位身健体康的养生达人。
【常态防疫,人人谨记,健康就戴健康卡,便携防疫必选他-TCM随身健康卡】
http://www.sthb365.com/cms/show-1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