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④丨守住耕地命根子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林春霞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是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方面。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重申坚守耕地命根子有多层深意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中央三令五申强调了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此次会议重申这个问题有何深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祥临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作了如下分析。
保护耕地,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18亿亩耕地红线的底线绝不能突破,这是最根本的措施。近些年,国家在整治农业用地非农化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禁止农地非农化很及时,其目的是为了制止反弹。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些地方有可能放松对耕地红线的坚守,把它转成非农业用地,多安排就业,多创造GDP。因农业用地与商业开发相比效益更低,一旦有这样的想法,放松坚守,就有可能反弹。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耕地不存,粮食安全无所依靠,耕地保有率关系到14亿人口吃饭大问题,怎么重视都不过分。从我国耕地变化历史来看,耕地长期处于减少的趋势,耕地非农化现象比较突出。
姜文来认为,此次中央之所以重申此问题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国家高度重视耕地非农化,将其与建设农业强国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站位。二是耕地非农化不断演化,尚未“斩草除根”,需要不断进行治理。三是保护耕地这个命根子的基础尚不牢靠,需要补齐短板,守牢命根子不受侵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申坚守耕地命根子,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和确保农产品供应的重视,希望切实提高耕地利用率,将‘藏粮于地’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在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的同时,提高单位耕地的产量。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在这些领域确实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发展、优化和完善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教授李春顶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受访专家认为,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坚决表明了中央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以及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的决心和铁手碗。下一步,整治工作如何取得更大的成效,从而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和国家粮食安全,十分关键。
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行为须从根本问题着力
我国曾经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一些地方也采取有力措施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和整治,虽然大有成效,但尚未完全得到遏制,同时一些地方抛荒弃耕现象仍较突出。
受访专家表示,乱占破坏耕地违法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主要跟一些地方追求经济效益以及农业效益低、农民保护土地积极性不够等因素有关。
姜文来分析称,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用地刚性需求增加,部分地区“霸王硬上弓”,违法违规批地占用耕地。二是受利益驱使,退耕还林可以获得补贴,部分地区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谋取不当利益。三是受不正确的政绩观影响,一些地区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等。四是流转土地监管存在缺失,部分获得流转经营的耕地转化为林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获取利润。
而李春顶认为,整治耕地违法行为突出的困难和原因,一是耕地涉及范围广,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及时发现问题。二是在耕地使用上,对高标准农田以及18亿亩耕地红线的范畴,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界定不清楚的问题,从而导致对耕地非农化使用或破坏。三是有个别农户或许出于私利,存在破坏耕地包括不合理使用、建房、转让等行为,甚至可能出现不及时耕种、浪费耕地等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曾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一些地方存在抛荒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深思。
在徐祥临看来,这背后根本的原因还是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效益的差距问题,导致一些地方改变了土地用途,把农业用地变成非农业用地,比如搞生态园、餐饮、旅游等收益较高的商业性开发,这跟一些地方尤其是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做好守土有责有直接关系。此外,农业效益较低,农民把土地转租或名义上卖掉更有积极性。
“禁止乱占耕地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农民方面,土地在农民手里怎么利用好是根本问题。农民是第一责任人,他们要有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徐祥临表示。
徐祥临还就此提出,下一步耕地保护配套措施,最重要的是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尤其是从农村集体保护耕地、高效利用耕地积极性入手。因为耕地属于农村集体,如果农民没有积极性,保护是很困难的事。同时,对党政领导干部要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严格要求。
李春顶表示,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首先,在政策上要进一步重视,同时对耕地范畴要划分明确。其次,要有相关的制度、规则甚至法律加以保障。再者,对破坏耕地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并加以严厉惩治。
责任编辑:李东泽
审核:吴瑾
发布: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