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生态环保健康网

会员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购物车| 微动态| 搜索| APP| 签到领奖|

  •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10-57160801
    • 手机/微信:133 6633 0127
    • 微信公众号:生态环保健康网
    • 邮箱:hbcinic@163.com
    让荒漠变绿洲,青海强力遏制沙化
    2013-03-28 09:39:02 697
  • 收藏
  • 管理
       看着满眼的绿色,铁顺良一脸的欣慰。他是荒漠变绿洲的见证人,更是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出大力流大汗的人,自2001年上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林业环保局局长以来,铁顺良在资金短缺、技术薄弱、交通困难的情况下,带领群众治沙富民。仅2006年-2011年,共治理荒漠化土地366.2万亩,使沙漠化趋势以每年2.7%的速率逆转,使重点城镇绿化覆盖率超过20%。他主持研究的流沙围栏、杨树深栽造林、枸杞白刺打梢等技术,成本低,成活率高,尤其是菊芋、大黄、藏木香等10多种藏药新品种试种成功,奠定了德令哈市产业化发展基础,造福了一方百姓。
      我省是全国沙化面积较大、分布海拔最高、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现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250.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就组织专家对柴达木、共和盆地的沙漠进行了考察,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组织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1991年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在我省启动,使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为了进一步加大治沙力度,我省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全民防沙治沙的法律意识和参与能力,结合“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实现了沙漠化土地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与此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治沙能人。我省沙区生态条件持续好转,实现了沙化土地扩张与治理相持平的历史性转变。“十一五”期间,完成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316.5万亩。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共和盆地沙区的沙化土地发生逆转,环青海湖沙区沙化土地持平。
      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为了加强防沙治沙等生态环境建设,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法令制度,在全省境内禁止天然林采伐,禁止在生态治理区放牧,禁止开垦土地和采挖砂金。省农牧、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了相关森林草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海西州等重点沙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有关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沙治沙方面的法规、政策、办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沙治沙法律体系,为我省“依法治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08年起,我省连续举办了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音乐会,邀请世界著名歌唱家、音乐家到青海参加活动,借助这一平台,紧扣生态立省主题,宣传我省治沙的成效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引起了社会各界治沙工作的关注。省人大组织定期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专题采访报道沙区治理情况,营造起了全社会关注治沙工作的良好氛围,群众治沙造林积极性普遍高涨,涌现了一批造林专业户,加快了治沙步伐。
      全省各地在防沙治沙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充分发挥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支撑作用,提高了治沙科技水平。“十一五”期间,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等严重干旱缺水沙区采用了大面积的封沙育林(草)技术,沙生灌木乡土树种育苗造林技术、节水灌溉、杨柳插干深栽等造林技术,达到了快速恢复沙区植被,提高沙区生态功能的成效。首次在柴达木盆地青藏铁路沿线采用滴灌造林技术营造护路林127公里,造林成活率95%以上,打造了铁路绿色窗口精品,为沙区造林提供了示范样板;在贵南黄沙头风沙前沿地段开展万亩治沙造林,先后建立0.4万公顷杨树深栽造林治理示范区;在青海湖环湖地区采用人工草方格沙障固定流动沙地技术,改变风蚀下垫面后采用带土坨植苗造林技术,固定流动沙地。经过治理在青海湖东岸已建成沙棘固沙林0.4万余公顷,治理面积0.66万公顷,探索了一套高海拔地区沙化土地科学治理的模式,加快了沙化土地治理进程。
      柴达木盆地是我省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德令哈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干旱缺水,柴达木盆地的土地盐碱化程度比较高,植树造林异常困难。从2007年开始,海西州引进滴灌技术,在极度干旱缺水的高原戈壁试验推广节水造林,发展防沙治沙与沙产业相结合以及生态造林与经济造林相结合的林业开发模式,推动生态建设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科学造林、“以林养林”的新路子。过去,沙地里一亩地灌溉需要800多方水,现在只需要80多方水,同时,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还降低了费用。滴灌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从“灌地”到“灌树”的转变,在确保节水节能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土壤中的盐碱。
      去年,省林业厅因势利导,把具有“沙漠绿洲、瀚海明珠”美誉的原诺木洪农场命名为诺木洪防沙治沙林场,林场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注重科技兴林,注重产业规划和林产品升级,起到“排头兵”作用,把柴达木地区乃至全省的治沙林场建设推向更高层次。
      经过不懈的努力,今日,荒芜的高原戈壁上生长出了一排排旱柳、柽柳和榆树等沙生林木,成为高原戈壁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作者 王玉娟)

    上一页:青海下拨19亿余元奖励牧民保护草原生态 下一页:青海省海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图)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