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一体化是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和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深圳、珠海、中山,到本世纪初的惠州、江门、肇庆、广州、佛山,再到2011年,东莞市也摘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桂冠,一块绿色珠三角的版图已跃然纸上——广东珠三角9个城市,全部步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成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惠人数最多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
环境改善背后,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从区域可持续发展高度谋划珠三角环境再造,以环保一体化破解区域环境难题。根据规划,到2020年,广东环境质量要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珠三角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如今,深圳市盐田区、福田区,中山市已通过国家生态市(区)的考核验收,深圳市、珠海市和韶关市已成为第一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昔日烟囱林立如今风景如画
故事
“这周边的黑烟囱没了,清早起来散步时时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居住在东莞市区的熊先生发现,近年来,自己生活的城市环境正悄然变好。
“世界工厂”曾经是人们对珠三角特别是东莞的别称,对很多东莞人来说,昔日那种烟囱林立的景象历历在目。“现在的东莞,天蓝了、水清了、居住的环境变好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熊先生告诉记者。
“幸亏当初及时叫停大岭山蓄电池项目,否则今天我们在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中将陷入被动的局面。”如今想来,东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感到庆幸。
2010年11月17日,在东莞市委常委挂片督导工作现场会上,大岭山镇化工工业园区一个总投资5.5亿元、产业链总价值可望达100亿元的项目,因可能存在铅酸蓄电池污染等环保问题,被与会市领导一致“喊停”。
忍得住暂时的阵痛、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忍得住社会的非议,东莞市在创模工作中确立了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战略,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就提出“四个忍得住”,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如今,漫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处处鸟语花香,绿树葱茏。这个72平方公里的国家高新产业园区看不到浓烟弥漫的厂房,却有近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令人不禁感叹“新城与产业起飞,科技共山水一色”。
东莞仅是珠三角的一个缩影。经济在增长,污染在减少,看似矛盾的背后是珠三角各地在破与立的博弈、舍与得的调整中,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实现发展新跨越。
以“两河”(淡水河、石马河)整治为例,2008年开始,流域内深莞惠三市每年淘汰或转型升级10%的重污染企业,2011年起又增加至每年淘汰20%。迄今为止,三市共淘汰重污染企业351家,占总数的46.7%。
2008年10月,省政府建立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2009年,珠三角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和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机制。2012年3月,广东按照新标准率先公布了珠三角17个站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成为首个公布PM2.5的城市群,同年6月,监测站点扩展至62个。
近5年来,各市统一步伐、协同铁腕治污,仅亚运前,珠三角九市、以及汕尾市、清远市涉亚11市就携手完成了17119个空气污染治理项目,这一数字高出许多城市数倍甚至数十倍。在珠江流域,全省共开展城市河段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960多项,珠江广州河段、佛山汾江河、东莞运河等严重污染河段,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上月末发布的2012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显示,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指数值符合国家二级水平(适用于居住区)的年日数由2006年的68%增至2012年的84%,这是2006年公布监测报告以来,珠三角年二级达标日数首次突破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