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青海全面推进“生态立省”战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古诗词中的青海,苍茫而荒芜。
由于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等原因,直到今天,青海仍然是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2013年全省GDP总量仅2100多亿元。
然而这里却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湿地面积达800多万公顷,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华水塔”。
“青海独特的生态地位,决定了在发展过程中,生态优先是第一原则。”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说。
2008年,青海省正式提出“生态立省”战略。中共青海省委明确指出:“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我们决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保护好‘中华水塔’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定要建设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家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然而,由于青海是我国矿产资源重要富集地,在工业结构中,原材料生产、矿产资源加工比例长期偏高,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经过近十年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新能源等循环产业链,从而使资源、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省工业生产中,循环经济比重将提高到80%以上,清洁可再生能源比重将提升到40%以上。
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可利用草场面积达4.74亿亩,牦牛存栏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藏羊存栏量居全国之首。长期以来,由于粗放的生产方式,畜牧业对牧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局部地区因过度放牧而导致草场退化。
2008年开始,青海着力发展高原生态畜牧业,目前已建成960余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此外,对2.45亿亩中度以上退化草场实施禁牧,累计禁牧减畜超过450万羊单位。
今年8月,农业部将青海列为全国首个“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预计到2020年,将在全省牧区基本建成以合作社为主体,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标志的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河乡措池村,如今已不常见到牧羊少年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协管员。来自青海省政府的数据显示,目前青海省已设立草原管护、湿地管护、森林管护等公益岗位6.7万个,人均年支付酬劳近8000元。
“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护草原,看护野生动物,防止草场火灾和偷猎行为。”生态协管员才仁江措告诉记者,“这几年禁牧以后,野生动物明显增多了,有时候能看见几十只一群的岩羊,上百只一群的藏野驴,这在十多年前是不可能的。动物见了人也不跑,有时候还追着汽车跑。”
今年10月,《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家正式批复,到2020年,青海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将大幅提升,循环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主导模式,从而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发展模式。(记者 庞书纬)
(原标题:青海全面推进生态立省战略: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