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农
2013年全国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达到了180.19万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按照农作物的农药使用频率和数量,以蔬菜和水果居首,约占总用量的60%以上。也就是说,大约每年100万吨的农药都用在2亿亩果园和3亿亩蔬菜上面,平均每亩使用2公斤。
农药的危害消费者大都有所了解,但是要想知道吃的蔬菜是否用了农药,就不容易辨别了,这里推荐一些方法,帮助消费者鉴别:
一、看等级
常规蔬菜。100%使用化学农药,禁用高毒农药,但生产监管难以全面覆盖,偷用情形时有发生。
无公害蔬菜。100%施用化学农药,种类和数量受一定限制,禁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
A级绿色蔬菜。化学农药使用种类和数量受更多限制,较多使用生物农药。
有机蔬菜。禁用任何化学农药,使用许可的生物农药。
二、找痕迹
消费者若想真正了解自己吃的蔬菜是否用过农药,最好的办法还是到生产地实地了解。深入到田间地头,总能找到是否使用农药的蛛丝马迹。例如田边沟渠里、蔬菜大棚的角落和外人不易进入的地方是否有散落的农药瓶袋、田间空气中是否散发着农药的味道、和种菜的农民私下聊天等等。

(照片为2015年某蔬菜农场豆角地实地拍摄)
三、看土壤
由于化学农药对土壤生物有较大的影响,用过化学农药的土壤很难找到蚯蚓的踪迹。专业一些的方法就是土壤取样观测,比如,用过有机磷氯类化学农药的土壤,真菌(霉菌)的比例会大幅上升。
四、看昆虫
菜地里面各类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可以看出是否使用了化学农药,如果菜地里只看到一些害虫,看不到蜂类、蜘蛛等天敌,说明肯定使用了化学农药。即使在封闭的蔬菜温室大棚中,地表也会存在一些有益昆虫(最显眼的就是蜘蛛),如果没有也意味着可能使用了化学农药或者使用了消毒措施导致生物天敌灭绝。
五、看杂草
无论是菜地或田埂,只要使用了除草剂,都可以明显看出来。
六、小常识
1、用药和季节。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和蔬菜品种以及季节有较大关系。一般来说,高温高湿的情况下,用药的次数和种类会比较多,冷凉干燥时期用药比较少,但是如果长期干旱时容易爆发蚜虫和白粉虱等害虫,这时的用药也会比较多。
2、用药和生产方式。蔬菜温室大棚长期处于通风差、湿度大、光照不足的不良环境,蔬菜很容易发生各种病害,所以使用化学杀菌剂的情况极为普遍,即使是号称生态种植的蔬菜大棚,也很难避免完全不使用化学杀菌剂。
露地生产的蔬菜,南方冬季用药较少,其他季节用药较多。
凡是单一品种大规模种植的蔬菜,施用化学农药肯定多。
3、农家菜不安全。总有人说农家菜好吃,口感好,应该不打农药。的确,农户生产存在“一户两制”现象,农户自家吃的菜可能不上化肥,农药未必不用,只是较少而已,而且只是极少量种植,能卖给城里的农家菜是否就是其那几分地的蔬菜?不用脑都知道。另外,农家自己生产用的水源、土壤和农家肥是否有污染?是否超标?无人知道。
4、农残速测有局限。在批发和销售市场使用农残速测仪检测,可以防止带有禁用和高残留农药的蔬菜流入消费者餐桌,但是局限性在于可检测的种类只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两大类,对其他类型农药残留无法检测。另外,农残速测仪是以乙酰胆碱酯酶50%抑制率阳性为标准确定被检蔬菜是否含有上述两类农药,检出限在0.1-3.0mg/Kg,最高只能达到无公害标准,而有些农药残留则在超出国家标准时才能检出,如三唑磷,国家标准规定蔬菜中残留量<0.1,速测仪检出下限则在0.3以上。像环境激素类农药残留,农残速测仪无能为力。
闻味的办法就太Low了,除了对农药有特异感知功能的人,普通人如果能闻到蔬菜上的农药味,那么这个菜恐怕谁也不敢吃了。
5、常规生产施用农药较多的蔬菜:
韭菜。韭菜是多年生宿根作物,易发韭蛆危害,韭蛆的成虫是迟眼蕈蚊,产卵于浅层土壤中,卵孵化出幼虫即钻入韭菜的根茎内蛀食,普通农药防治效果较差,故而多年来生产者多用敌敌畏、3911和1605之类的剧毒农药灌根,即便不使用高毒农药,也要用辛硫磷/乐果乳油/敌杀死等中等毒性且残留较高的农药。
豆角(四季豆/豇豆)。豆角易感病害,也比较招虫,所以常规生产会用杀虫剂、杀菌剂和杀螨剂等轮番作业,早前就有记者调查报道,豆角的生长期共使用3大类11种农药。
十字花科叶菜。主要包括小白菜、卷心菜、小油菜、菜心、芥兰等,虫害严重,常规生产会多次喷药。
温室大棚里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由于湿度较大,高密度种植,植株易感和传染病害,常规生产多用杀菌剂防治,虽然杀菌剂的生理毒性较小,但是杀菌剂多为环境激素类农药,具有生殖毒性。另外,温室大棚生产茄果类蔬菜常常会用氯吡苯脲/2,4-D这类植物激素膨大剂,而这两种激素也属于环境激素。
6、较少用药的蔬菜。多数是根茎类和气味强烈的品种,例如胡萝卜/土豆/香菜/生菜等。
七、结论
的确,我国的常规蔬菜生产几乎是在化学农药的“保护”下进行的,目前也无法杜绝使用农药,但是作消费者,除了需要了解农药残留的危害,也需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农药在蔬菜生产中施用的情况,从而在不得已的情形之下减少蔬菜残留农药的摄入。
不用化学农药我们会真的没有足够的菜吃吗?其实这种论调无非是为化学农业站台的说法,生态有机农业多年的实践已经证实,完全不用化学农药依然可以生产足量的、高品质的蔬菜。今年国家要进行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也包括过剩的常规蔬菜去产能化,提质升级既符合中央的决策,也是消费者的希望。
作者简介:韩农 规模化生态循环有机农业模式– 特石模式 创始人。历时八年,带领团队独自投资完成了有机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的研发,拥有八项专利和二十项科研成果,通过北方南方两个自建有机农场的实践,实现了有机农业“两高两低”(高品质、高产出、低投入、低成本)的目标。 微信号:teshifarm 微博:@特石农场。【本文为特石农场韩农原创 欢迎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版权属于有机会(www.yogeev.com)或者相关权利人享有或者共有,未经本公司或作品权利人许可,不得任意转载。转载请以完整链接形式标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有机会。
本网转载文章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