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刘芝岱在护城河上已经呆了18年。本报记者尹明亮摄
一片片枯叶随风飘落,护城河上清理河面的船工也到了最忙碌的季节,在从济南琵琶桥到泉水浴场这条最漂亮的河段,68岁的刘芝岱也从一早就开始了忙碌。从1995年开始,老人已经在河上漂荡了18年。
18年老船工见证护城河变迁
秋风萧瑟,枯叶飘落,如今又到了护城河船工最忙碌的季节。
早晨不到7点,吃完热乎乎的面条,68岁的刘芝岱走出了东门桥旁边的宿舍,准备在护城河早晨淡淡的雾气中开始一天的工作。
“刚来的时候,泉城广场还没建呢,那时候那边的河水也比现在清。”从泉城广场边到趵突泉,从五龙潭外到泉水浴场,从东门桥底到琵琶桥下,工资从一月几十块变成了一天几十块,刘芝岱的小铁船也已经漂过了济南这条最美风光带所有的河段,老人也在小船上看着护城河边一次次的变迁。
“一起来的三四个人,只是现在差不多都已经走了,护城河里的船慢慢多了,先进了,我还是一直干着老本行。”用网兜打捞完白石泉边飘落的一片片柳叶,竹竿一撑,铁船漂到了河中央。
每天清理垃圾四五百斤
放下网兜、拿起二齿勾,从泉水浴场旁木道下捞起一堆堆杂草,见有路人好奇,刘芝岱又拿起大镰刀割起河道里的水草,“就这么仨工具,别看简单,也不是啥人都能干得了的。”随着镰刀上下,长长的水草甩到小船上,没几下,船上已经攒了不少。
“这玩意儿长得忒快,刚回家呆了十来天,这就又到水面了,但一次不能捞太多,要不一会儿搬不动了。”老人说,现在捞树叶算是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捞四五百斤,过几天就可以轻松轻松了,“从元旦到3、4月份,河里杂物少,到了5月份天气一暖,河底青苔就长得多了,一团一团往上漂,捞也捞不完。”
一台机动清扫船从旁驶过,打了声招呼,但老刘对同事们的先进设备似乎不太感冒,“船快有船快的好处,但有些活还是这小船干得好。”说起自己十几年的工龄,老刘颇有些得意,“现在来新人也都得让我先带带,干活就一定得踏踏实实,人正干,总有好报,啥是幸福,人能干就是幸福。”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从琵琶桥到泉水浴场,这可是最漂亮的河段,为啥叫咱干,那一定是咱打扫得干净,不给景区丢脸。”
大儿子还是个小老板
45岁离家在外闯荡,50岁来到了护城河,18年里,老刘近半的时间都在护城河上漂着,一天说不了多少话,但在护城河里,老人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和生活。
“琵琶桥下每天早上有讲佛经的,每天都去听一听,时间一长,我比他们一些人知道的也多了。”说着便给记者讲起了学来的佛经故事,吸引了几个路人也驻足倾听,“故事不光是故事,是教人做人的道理。”
老刘说,老家有两儿一女,还有老伴、老母亲,儿女也都有自己不错的事业,大儿子还是个小老板,但他还是希望在护城河上再干几年,“自己挣一点,生活也更自在。”
在河上,少有人陪着聊天,一聊起来老人也有说不完的话,但言语中,老刘几次流露出对家里老母亲的牵挂,“前些年别人回家过年,我都是回家过十五,但今年过年必须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