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系列谈之(六)神秘的中医
——简称“神医”
(六)中医“阴阳互补”的神秘面纱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阴阳的定义 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章中有:“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在中医中,将处于优势的时期叫作“阳”,将处于劣势的时期叫作“阴”。这就是说,阴阳既是表示疾病的发展“标准”,同时又是表示体力消耗和增长的“标准”。阴阳这一“标志”,是表示机体处于优势还是处于劣势的一种状态。就是在一般的战斗中(指战场上的战斗),在处于优势而不断向敌人发起进攻的时期,或是处于劣势而不得不采取守卫的时期,其战术是完全不同的。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里面阴阳定义的来源,这里面交待了方位上的阴阳关系,男女的阴阳关系,征象性的阴阳关系,万物动静的阴阳关系。天地、左右是说自然界万物阴阳的规律,准确地讲是与易理方圆图的阴阳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用的;而水火、血气才是与人密切相关的阴阳关系。当然了站在天是无形的气组成,地是有形的物组成的角度上,天地所言的阴阳与水火是一致的。 阴只对阳而存在,这是阴阳学说的本质。而《内经》里面选用水火作为阴阳象征物,而不是其他物质,这里面有着其特质。自然界的五行特征物质之中,即木、火、土、金、水五行,除火之外的其余四行都是有质有形的,唯独火是有形无质的。水的有形与火的无形之间形成了中医里面阴阳定义的独特性,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个独特性,才在接下来的阴阳关系中有:“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的结论。也是由于阴阳的这种内外作用特点,使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没有选日月的征象来界定阴阳。古人用水火来比喻蕴育着古人的智慧,并且《内经》选用水火这种征象来定义的阴阳,实质上与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的有无描述有着共同的妙处。
这种共同的妙处,揭示得是古人对于阴阳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解读事物的方法,有了水火的征象性进而解读“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则对于认知中医阴阳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句话中男女指的是人,阴阳是指人的血气。意思是说男女之间的阴阳关系建立在男女各自气血多少上,即气多于血而成为男,血多于气成为女。 气血作为中医的阴阳,气似火般有形无质,血似水般有形有质,自然符合阴阳的水火征兆的定义。 这个定义把阴阳界定在气血上,才符合道理通用的原则,也就是往来不穷谓之通的才能称得上道,人体里面能够具有现代医学基因概念的,就是这个气血。它可以无穷小到一个片段,具有最小单位且能够具有符合人体禀赋特征的,代表生理病理特点的。这个实际也是说的生物全息意义上靠谱的依据,而现在所谓的拿着耳朵,胫骨,尺骨,掌趾关节,手掌,脚掌来忽悠全息洞察人体的学说,都是不靠谱的。最终得回到依靠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上面来。
中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五、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六、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阴阳的消长,即是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阴阳消长,多指的是数量上的变化,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 ...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阴阳的消长,即是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阴阳消长,多指的是数量上的变化,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
平衡,是指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阴阳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其消长运动总是在一定的调节限度内、一定的阈值范围或一定的时限内维持着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一般来说,由于阳得阴济,则使阴不致过分亢盛;阴得阳和,则使阴亦不致过分衰沉,从而并不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只是维持了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而在其异常时,则阴阳之间失去了正常的相互制约协调关系,则可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中医学就是运用阴阳消长、动态平衡及偏盛偏衰的理论观点,来说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体的生理活动或病理改变。
阴阳的消长,同样也表现于阴阳的互根互用过程之中,仍以气血为例,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故气虚亏损,持续发展,则常可使血液生化不足而表现为气血两虚;相反,若补气,促使气旺出血,则又可使气血有所恢复。前者则是“阴阳皆消”的过程,后者则为“阴阳皆长”的过程。
应当指出,阴阳之间的消长运动是绝对的、无休止的,而且是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限度、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因此这种消长运动变化就不易被察觉、或者表现不显著,故其事物在总体上仍旧呈现出相对的稳定。因此,中医学认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的消长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所以,生理上的阴阳消长动态平衡,即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对外并无寒热之表现。由此可见,平衡是维持生命的手段,达到常阈方是健康的特征,阴阳双方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消长,则正是体现了人体动态平衡的生命活动过程。但是,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阳的消长超出了一定的生理限度或只有“阴消阳长”而无“阳消阴长”,或只有“阳消阴长”而无“阴消阳长”时,即是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则阴阳的消长反映就会更为明显,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那么机体即从生理状态向病理状态转化,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因此,病理状态的阴阳盛衰,一般可表现为四种情况。此种阴阳盛衰,对外则有寒热之征象,可见,阳盛表现为热象(实热或虚热);阴盛表现为寒象(实寒或虚寒)。
同样,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目的,亦是根据阴阳相互消长的动态平衡规律,给予—定的条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纠正或调整阴阳偏盛偏衰的失调关系,使阴阳的消长恢复到正常的生理水平,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 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传统中医是用阴阳关系来表述的一种实用技术,《易经》是用阴阳关系来彰往察复的逻辑推理。由于都是阐述阴阳关系的,加上历史上的儒家把《易经》放在六经的首位,于是在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都不自觉地与易理相结合了,中医也不例外。中医的气血阴阳应用了二千多年,但客观分析其阴阳的特点的人不是很多,从分析其阴阳成因上寻求一条清晰表达中医阴阳逻辑表述的道路。这样才能避免似是而非,以讹传讹,以无知示其有知的混乱产生。
我想,古人的智慧是在阴阳平衡中寻找互补的力量,让我们的身体回归到健康如初的轨道上来,其“天人合一”的宝贵理念、辅助自愈的可行做法,可为我们康养长寿的养生观念提供了当代难以企及的神秘力量。
柯扬于峨嵋
2020.2.28~20:08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