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除最后一张外均来自有机会

有机草莓
有机农业的初心,并不是一纸认证或是富人特供,而是实践一种遵循自然规律、有益生态环境、有益身心健康的农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虽然这样的话看上去是人人向往的,但是,作为有机会小编的我,不管是网络上的信息搜集,还是到不同地区实地走访,时不时会听到来自城市消费者的质疑、不解和拒绝……
这些负面反应的原因千差万别,但是我观察后发现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有些时候我们拒绝改变,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思考,忘记了现状是怎么来的,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维持现状。
举几个例子吧。以下的这些对话,有些是原话引用,有些经过组合编辑;有些是我亲身经历,有些是间接听说。不论如何,读到这些对话,你会不会有似曾相识之感?
给自己N多理由不去做,其实有些理由并不是真的。
对话1
A:吃有机食品很安全环保哦。
B:太贵,买不起。
A:你月工资上万啊,订一年有机菜也就是半个月工资。
B:得省钱啊。
A:你每天都在外面吃,一顿最少要二三十块,这钱能买几斤有机菜了。
B:自己做饭太麻烦……
坚持着一个观点,慢慢地就忘了为啥要坚持了。
对话2
A:XX农夫市集上有好多好吃的,都是无农药的哦!
B:什么无农药,我才不信。
A:你去过这个市集吗?去过生态农场吗?认识那里的人吗?
B:没去过没去过不认识。
A:那你怎么就不信?
B:我猜的。
A:……
抱怨着一个问题,慢慢地自己也就变成问题推动者了。
对话3
B:现在食品造假太严重了,啥都不敢吃了!老百姓真苦命!
A:你不还在吃汉堡可乐加街边烧烤麻辣烫吗?
B:都不安全,没得选,随便吃吃。
A:没那么悲观吧!有很多人在做安全食品啊,只要读读农业知识,常常去农场走访学习,还是可以找到好东西的!
B:太麻烦,没空。
A:…… (那还抱怨啥呢)
你是否也经常体验类似的对话呢?友谊的小船常常就是这样翻掉的!
虽然短时间内可能谁都说服不了谁,但是,有个A在B身边做一些小提醒,总比没有来得好。
一些小小的提醒,其实是常识中的常识
有机会网所倡导的“有机生活”,是以支持有机农业为基础,过一种有益健康、有益环境、友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有机生活”这样的理念,初看上去是复杂加高大上,其实只是在做一种善意的提醒。这些提醒中包含的道理非常的朴实无华,简直是常识中的常识——
▶ 省下的钱再多,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
▶ 任何其他人都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要获得健康,必须自己付出努力。
▶ 对人对事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
▶ 与其把健康交给医院,不如把健康交给自己。与其等有病再治,不如防患于未然。
▶ 我们并非和社会隔绝,每个人都可能是社会问题的制造者。与其空等大环境改变,不如先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这些道理说起来易懂,做起来就需要顽强的意志力啦。当然,改变总是循序渐进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和方式,慢慢来就好。

简单有机素菜
有机饮食费时费钱?或许你尝试得还不够多
没时间做饭、没钱买有机食材,这是小编最经常听到的两个拒绝有机的理由。可是事实究竟如何呢?
吃有机真的很麻烦?
在有机餐厅屈指可数的我国,吃有机意味着尽量在家做饭。在家做饭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麻烦。比如我跟本地有机农场直接订购蔬菜,每周定时送菜上门;米面杂粮从自己认识的农友那里网购,这就省去了很多外出购物的时间。一天在家吃早晚两餐,烹饪时间加起来不会超过1小时。这里是有技巧的:
▶ 网络上有太多“懒人食谱”可供参考,尽量选择用新鲜食材烹饪的懒人食谱,这样会省时又健康。一句话,简单就好。对我来说,加工最少的有机食物才最美味。
▶ 充分利用冰箱冷冻室。像土豆、红薯、山药等含淀粉多的蔬菜,以及玉米、豆子等杂粮类,可以多煮一些分成小份冷冻,吃的时候拿出来和不同的配菜放在一起,加热调味即可。面点类、以及肉和鱼也可以采取相同的方法。用方形的小个保鲜盒,可以充分开发冷冻室的空间。
▶ 对于新鲜蔬菜,减少爆炒煎炸,替换成蒸、煮、凉拌、生食等方式,会更方便。如果你买的有机食材新鲜且品质好,用很少的调料就会很美味——尽量减少调料对于烹饪来说也是很省时的!
▶ 养成“全食”的习惯。比如吃南瓜紫薯土豆等蔬菜都别去皮,吃豆芽别掐根,可以帮我们省去好多处理时间啊!有机食材采用“全食”的方法烹饪,才可以充分摄取全面营养。具体可看《蔬菜的正确打开方式:把能吃的部分都吃掉!》
观念的改变是核心。我们是愿意吃家中简单朴素但放心的食物呢,还是愿意吃餐厅里华丽重口但食材来源不明添加剂种类不明的食物?是口感重要还是安全重要?大多城市人的工作的确很忙碌劳累,下班后你是愿意对着电子屏幕休息呢,还是愿意把做饭当成锻炼+休闲?观念转变后,每天做饭就不再成为烦恼,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
有机=特供?
将饮食转向有机,的确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您可在有机会网读到嘟嘟2014年写的一篇文章《吃有机到底有多贵:晒一个月的饮食支出》。里面说到当时她家5口人一个月有机饮食开销是5200元左右,除了嘟嘟和她先生两人的工作日午餐不在家吃,其他基本都是全家人在家吃饭。平均下来不算多吧?
对我自己来说,除了出差在外,基本每天在家吃2顿。一个月两人消耗的有机蔬菜水果不过800元左右,米面杂粮油加起来大约300-400元,蛋类100元左右,肉类不会超过200元。重点是外出就餐次数少了,本身就是很省钱的。

农夫市集上的新鲜有机萝卜
几个小建议:
▶ 从本地有机农场直接订购、或者在农夫市集购物,比从超市买有机食品要便宜得多。比如在济南,从农场直接订购的有机菜大多10-15元/斤左右(会员价,品种多,现采现送),超市里有机菜却高达30-50元/斤甚至更多(品种少、不新鲜)。
▶ 少吃动物产品。真正有机或生态养殖的肉蛋奶是相当贵的,假如吃太多的话可能真吃不起。但实际上少吃肉蛋奶也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多读些营养学书籍来改善自己每餐的品质。
▶ 在家种菜,也是省钱妙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阳台、办公室、墙壁空间来“开辟”田园。具体请期待小编近期将推出的另一篇文章《做个都市农人,没你想的那么难》。自己学会种菜,还对于辨别靠谱农场很有帮助哦。

阳台上的迷你菜园
想为自己和家人省钱,当然是好事。关键在于,省钱是有技巧的。我们不只要横向的货比三家,更要考虑新的购买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整体改变,从中计算出这个产品的真正价值。
转向有机饮食,可能看似麻烦,也不便宜,但是能够让身心更舒适,多些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还能亲近泥土回归自然,认识很多有爱的农友…… 究竟是值还是不值呢?
别忘了常常和自己聊聊天
吃有机,其实不只关乎饮食选择,也关乎我们全方位的消费观。我身边的很多人舍不得在健康上做投资,是因为在其他方面不知不觉花了太多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控制消费是件极度有挑战性的事。你是不是常常面临一时冲动买了某个产品却又后悔的问题?怎样规划和控制消费,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无法短时间习得,而是需要勤学习、勤练习。比如一个很简单的小练习是,每次做购买决定之前,给自己留出至少10分钟的冷静时间(避开货架或者离开电脑、手机),问自己:“我是否真正需要ta?没有ta我会怎么样?”在这方面,“断舍离”相关的书籍挺实用的;重度剁手症患者可阅读《自控力》和《你体内的囤积欲》等书。并且我们可以试着结识一些奉行极简生活的朋友,慢慢去体会他们的精神状态。
我们有必要常常和自己的内心聊聊天,不是让生活拖着自己走,而是自己把控前进的方向——
从长远看,我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我的这个决定会让我离目标更近还是更远?从短期看,我的这个决定是为了什么具体目的?这样的决定真的能帮我达到那个目的吗?我现在正在做的事,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如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对我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我心中的“好生活”,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后自己下的定义,还是被迫或不知不觉接受了他人的定义?
如果有人在真正记起了自己的初心、真正坚定了生活目标之后,仍然选择了拒绝有机,那么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而不那么理想的方式,是在思考之前就匆忙做决定、匆忙否定他人。思考可能很费时间,但如果因为缺乏思考而导致生活走弯路,可能就不仅仅是费时间那么简单了。

健康和幸福从哪儿来?试着去找答案吧。(图片来自Pixabay)
拥有健康和幸福,是绝大多数人的内心所渴望的。有机生活,是提醒我们勿忘初心。别走得太快,别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路途中的各种打扰一定会出现,但保持目光的专注,就能尽量地保护自己。做到这一点的确很难,但不是不可能的。而它能够给予的回报,一定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