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生态环保健康网

会员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购物车| 微动态| 搜索| APP| 签到领奖|

  •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10-57160801
    • 手机/微信:133 6633 0127
    • 微信公众号:生态环保健康网
    • 邮箱:hbcinic@163.com
    聚合资源打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2016-05-30 22:46:58 1185
  • 收藏
  • 管理

    “食品安全指数是评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可以为客观地评估食品安全状况,预警食品安全风险提供数据支持。”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温栎群在会上表示。

    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社会活动的相互融合让大数据应时而生。大数据作为一项新的高新技术,已成为高新科技新领域等行业发展的新引擎。以聚焦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中的重要问题、探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实现路径为切入点,与会的政府官员和业内专家、学者就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社会共治、企业诚信、农产品安全及消费者维权等许多问题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党组书记张志刚在发言中表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因此,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也是一个重大课题。我国是一个非常尊重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在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现在的诚信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而且也开始用市场力量对失信者进行惩罚。食品安全在古今中外都受到高度重视。

    2016年5月21日,由中国食品报社、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发起的“2016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暨食品安全大数据高峰论坛”在北京全国政协机关常委会议厅隆重举行。

    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党组书记张志刚,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国家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聂振邦,原中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华工商时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沈建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张志祥,以及原科技部秘书长、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原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纪明波,中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程金根,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巡视员黄杰,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王洪兵,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主任顾绍平,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副院长唐英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办公厅副主任晋小虎,卫计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代表计融研究员,国务院办公厅原行政司副司长王胜利,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篪,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制片人陈永明,亚太卫视电视台台长李向阳,江苏省淮安市食药局局长邱金义,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食品安全课题组负责人邢东田及四川大学非公有制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济琛教授,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首席专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原局长罗更生,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温栎群,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吴吾等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出席活动并讲话,就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推动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和运用大数据的价值支持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服务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中国食品报社社长,党委书记黄国胜主持。)

    食品安全共治和消费者参与之间是怎样一个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食品安全课题组负责人邢东田的观点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目前的中国市场,是一个是以GDP为最高追求目标的信息高度不对称、责权利严重错位的恶性竞争市场。市场有三大缺陷:第一,价格极不合理;第二,诚信严重缺失;第三,责任难以落实。市场普遍实行第三方担保模式,责权利严重错位。作为市场最大获利者的销售方,承担着最大责任,却无法直接控制产品质量,由此而产生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最大悖论。恶性竞争市场环境下,参与的各方,利益往往处于对立状态,社会共治,很难实现。

    从政府来说,要积极改善市场环境;从消费者角度,也要积极想办法。作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主要力量,积极参与,是我们消费者的社会责任,食品安全,还关系到你和家人的健康。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向社会,提出合理建议与要求。另一方面,在大环境没有改变之前,我们先改善自己的小环境,让自己和家人先健康起来,同时积极影响社会。

    邢东田强调,社会共治的目的是通过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消费者与生产者,积极努力,互助共赢,保障食品安全,实现社会和谐。

    绿色发展事业与食品安全密不可分。“食品安全事业是绿色发展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关注食品安全,也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品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一样,一方面是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而另一方面也需要信用体系的建设。而食品又和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也正在研究一些食品安全及污染案例,计划建造一个大数据平台,收集地方环境指数、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数据,为百姓提供环境举报平台、环境救助平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建议: 社会各方积极合作,共建一个一个包含空气、水、土壤、食品、健康等全国性综合性权威平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另外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在会上的讲话发人深思,怎么才能让生产者自觉自愿的种植安全的农场品呢?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呢?是公司?三鹿的奶制品出现了三氯氰胺;是承包大户?今天包这里明年包那里,他们也不会考虑养护耕地的,而是掠夺性经营;家庭农场?相较前两者而言,家庭农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己的地,自己的家人,是自己给自己干,他们才会稳定的、长久的保护耕地。而现在好多农用地动不动就“退耕”、“弃租”,这些做法都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政策解读。朱教授的话幽默诙谐,引起了参会人员的阵阵掌声,但是确不得不让人赞同。

    1

    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成立2个多月来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其副主任吴吾在论坛上介绍了目前办公室正在做的主要工作:一是在全国的各地的每个地级市,选择一家信息采集服务商,也就是在全国布点,共同协助办公室采集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据他透露,这样的信息采集点,如果全部建立起来大约有400余家,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再做。二是在全国每个省市选择一家检测机构作为合作伙伴,目前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三是即将推出的食品安全在社会共治方面的的明星代言的公益活动。但是,此活动的最大特点不仅是明星代言,社会各界人士,包括专家学者都可参与和代言。四是正在加快食品安全专家库的建设步伐。希望国内研究食品安全这个领域的优秀专家加入进来,共同构成由政府、企业家、媒体和个体等几个方面人员参与的专家库。目前国内已经有40多位专家参与进来,正在开展相关咨询工作。

    另外,办公室和相关机构准备共同成立一个法律方面的食品安全维权机构。吴吾坦言,因为消费者在日常的食品消费中,遇到问题食品时,依靠个人的力量维权很难,不知应该到哪些部门寻求帮助,而且维权成本也很高。我们双方建立这样一个平台,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以将在日常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食品交给这个平台帮忙检测。

    吴吾介绍,APP手机客户端和数据库在6月上线。投资一千多万元建立的数据库,正在等待人民大学、农业大学等高校相关机构的评估报告。在谈到办公室下一步的工作时,他表示,正准备倡建食品安全城市这项工作,由业内一些专业人士包括院士参与的对参加食品安全的城市完成相关方面出具评估报告,分析城市食品安全的各种状况和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温栎群在会上做的题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与食品安全指数研究”中表示,食品安全指数是评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可以为客观地评估食品安全状况,预警食品安全风险提供数据支持。

    “我国现有对于食品安全指数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对不完善及滞后,其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指标选取缺乏代表性;数据样本采集种类/类别无法涵盖所有品类;依据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着交叉、复杂、矛盾,地方与地方间,地方与中央间都存在着监管力度及方式上的差异等问题。”温栎群认为,食安指数研究作为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的数据智库,将为政府,企业及消费者三方面提供客观的、定量定性、通俗、概括性地数据信息服务,有效实现帮助政府进行监督管理,引导企业生产经营健康食品,面向广大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等方面的作用,进而发挥平衡公权利,私权利及社会权利三方的平衡器的作用,推动政府,民众,企业,社会组织/团体/协会,第三方机构及媒体(包括行业媒体及社会媒体)在食品安全治理上的主动参与性、合作性及协同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共同治理食品安全,共同分享食品安全成果的良性循环。

    温栎群介绍,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于2015年12月批准实施的重要项目。致力于建立食品安全及信息数据的信用征信系统,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信息及数据收集分析,食品安全指数及食品健康质量大数据研究发布,食品安全舆情监测,食品安全数据及信息咨询服务,努力建设成为权威性公益性的食品安全健康综合信息化平台,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社会共治,构建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发挥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数据资源库和研究智库的作用。

    链接资料

    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

    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轻联办(2015)338号】于2015年12月批准实施的重要项目。按照要求,中国食品报社整合各方优势,积极开展合作,经过精心筹备于2016年3月正式成立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办公室依托于中国食品报社,广泛联系并依靠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致力于建立食品安全及信息数据的信用征信系统,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信息及数据收集分析,食品安全指数及食品健康质量大数据研究发布,食品安全舆情监测,食品安全数据及信息咨询服务,努力建设成为权威性公益性的食品安全健康综合信息化平台,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社会共治,构建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供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支持,发挥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数据资源库和研究智库的作用。

    图文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文版权属于有机会(www.cneepn.com)或者相关权利人享有或者共有,未经本公司或作品权利人许可,不得任意转载。转载请以完整链接形式标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联合汇 。

    本网转载文章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页:妈妈做饭,不用监督:也说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下一页:舌尖上的甜蜜 发现神奇的蜜蜂世界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