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餐》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新出版的绘本作品,讲述了一碗米饭的传奇来历。作者以云南省元阳梯田为背景,以中国传统节气为记录线索,分别用雨水、惊蛰、清明、立夏、小满、大暑、立秋、秋分、寒露和霜降这几个节气为记录结点,将农民种植水稻的几个主要阶段,通过日记叙述和画面的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了出来。
在这个年轻人的画笔下
粮食重新焕发出土地的香气
打开这本书
农民汗水里朴实的味道
我们和《盘中餐》的作者于虹呈聊了聊
作者:青阅读
青阅读:为什么创作这本书?
于虹呈:2013年末,全家去大理度假,选择住在洱海边上的才村,爸爸兴起要做马车游览田园景色,我跟妈妈只好陪同一起。坐在马车颠颠颤颤地穿梭在田野间,看到很多农民弯腰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除草、收菜,有些稻田里立着一丛丛捆扎好的稻秆,想起自己常年居住的大城市,心中莫名感动。心想可能他们没有像大城市里人们见过那么多世面,也没有大城市里的人们的那么多“野心”,但是我可以从他们的背影中深切感受到一种淡然的幸福感。我觉得应该要为农民画一部绘本。可是画什么,怎么画一下子困扰了我。就在马车颠颤得我精神恍惚的时候,突然想起很小的时候面对一碗白米饭引发的疑问和想像,于是我决定画一本米饭是怎么得来的书。
青阅读:听你的编辑讲,你的绘本创作方式一直是做排山倒海般的准备工作,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这次的创造过程吗?
于虹呈:因为这本书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做成一本科普性质的人文绘本,希望转变人们以往对科普书是冰冷的硬知识的印象,同时我也想呈现我所感受到的乡村纯朴、温情的一面。所以对于生长于城市的我来说稻米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对于科普类书籍而言“内容准确”其实是相比艺术性来说更重要的。为此我决心去山村田野实地考察,我相信我的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到一切定能使这本书在内容上更加生动且准确。由于采风的地区种植的是高山单季稻,所以水稻生长周期很长,前期的素材收集很费时。为了能更好更多的搜集素材,在当地找了一家五口的农户家长期住了下来,还特别买了长焦和微距镜头以备不时之需。
青阅读:在你看来,今天人和土地的感情是不是在疏远?如何重拾这份感情呢?
于虹呈:正是因为长期住在大城市,所以深切地感受到了当粮食温饱不再是问题的今天,人们开始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更多。而几十年前我们平时吃的农产品不正是现在所说的“有机食品”吗?当人们开始追求工作效率的时候,那些需要长时间生长的天然的东西也开始变得珍贵而价格高昂了,而人们对乡村田园生活也又多了一份向往,可能这一切的现象不正是证明我们离开人之本心和土地太久了吗。而我觉得最好重拾那份感情的办法就是教育我们下一辈以及下下辈的孩子们,让他们了解粮食得来之不易,应该对手中食物更加珍惜、爱惜。
青阅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大部分小孩会背的第一首古诗。你这次绘画之后,对这首诗有新的认识吗?
于虹呈:经过一年半的采风和素材搜集,我对这首诗有了很多更深刻的理解。相比起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的种植工序、田间管理、生产加工可是要复杂和令人操心得多。曾经我也有过疑问,既然种水稻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种它吃它?后来研究对比才发现,水稻的一颗种子种下去,秋天就能收获上百颗,原来相比起其他主食作物,种水稻的产出比还是比较可观的。这也不应证了一个道理:投入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而且水稻也是容易生各种病,产量也与当年的天时地理条件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水稻要丰产,真是需要顺应天、地、人等多重因素的义理,这个过程不仅辛苦,还有很多人类不可控的因素,要得到一粒米可以说是真的很辛苦呢。虽然米饭色浅味淡,不正是这样才能更加衬托出菜肴的美味吗。
本书作者于虹呈还著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信出版社) 、《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元宵节》(贵州人民出版社) ,以《梁山伯和祝英台》被选为北京青年报“2015 青阅读年度新人”。
盘中餐: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把稻穗
作者:史军
我的童年是在山西省的一个小城市度过的。
那时,还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还没有高铁手机,还没有钢筋混凝土编制而成的灰色森林。那时,我们没有唾手可得的网购水果,世界生鲜。我们有的只是宽敞的大杂院,只是四处丛生的野草和野草之中的蛐蛐,只是奶奶在荒地上开垦出来的小菜园和圆圆的大南瓜,还有姑姑菜地里那些最鲜甜的黄瓜和番茄,在自己的小衫上随意蹭蹭,大口咀嚼甜美的滋味!
那时,我们没有刺激有趣的电脑游戏,更不会认识那些可以大战僵尸的植物,我们有的是很多很多的真实种子,在小朋友们七手八脚扒拉出的“菜地”上种植我们绿色的丰收梦。这就是我们的童年,让我无法忘记的美好日子。
打开《盘中餐》这本书,一种穿越的美好感觉,从心底一下子蹦了出来,那是一种与自然与生活心贴心的感觉。这种感觉已经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了。
有一天,我带着孩子们去菜市场做博物旅行,随意拿起一把菠菜,问孩子们是什么。孩子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是油菜,有人说是白菜,还有人说是香菜,硬是没有一个孩子说出正确的答案——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城市中的孩子已经离开土地太久了,我们的孩子甚至不知道完整的菜蔬,就更不用说那些饭碗中散发稻香的白米饭了。我时常在想,孩子们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它们的生活不应该被手机,电脑,云网络的铜墙铁壁包裹起来;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去感受生长的乐趣,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通往自然世界窗口,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稻穗和麦穗。《盘中餐》就是一把开门的钥匙,让孩子们走出城市的壁垒,去呼吸自然的气息,去感受自然的脉动,去重新做回自然的一部分。
《盘中餐》是一首有节律的诗,让我们在水稻的生长中感觉到节气的重要。打我记事开始,每年清明就能听见祖母反复默念,“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要在这个时间种下南瓜和架豆,才能有满满的收获。否则一年的光阴很快就逝去了。在书中,哈尼族同胞也是这样的,雨水时节就开始打理稻田,惊蛰的日子在苗床上撒下稻种,立夏前后就开始把秧苗插到稻田中去。小满分蘖,大暑扬花,立秋时节已经有满满的沉甸甸谷穗了!一年的辛勤劳作在秋分时节换来了奖赏——澄黄谷粒变成了喷香的大米饭。
节气是我们祖先与土地打交道的经验,那是一个标准的活动时间表,就像我们的课程表一样精准。节气不单单是一个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时间信标。何时播种,何时耕耘,何时收获,都暗藏在这二十四个词汇之中。播撒希望的时节,错过了,一年的最佳时间就错过了。我们可以从桌角找回丢失的硬币,但是我们却无法捞回那些从指缝里流淌而过的时间。节气不仅让我们在平淡的日子里感受到时间前进的力量,而且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节奏。
《盘中餐》是宏大的生命交响乐,在其中我们更能感受到生命过程的博大。在这里“粒粒皆辛苦”不仅仅是因为饭粒中浸透了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更凝聚了稻粒自身的生命传奇。从一粒小小的稻种,到亭亭玉立的秧苗,再到伴随微风舞动枝叶的水稻植株,再到压得水稻抬不起头的沉甸甸的谷穗。这一切都来自一粒种子,它带给我们的是魔幻般的生命表演!
我们的孩子已经离开土地太久了,他们没有见过种子发芽时根系上柔柔的根毛,没有感受过水稻叶片上硬硬的颗粒,更没有感受过水稻开花时,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那份期盼和美好愿望。我们的孩子已经离开土地太久了,他们没有呼吸过土地的芬芳,没有触摸过麦苗的柔软,更看不到菠菜在田地中柔嫩的样子。对生命的敬畏和崇尚,不是一种虚幻的感觉,而是来自于对生命之书的翻阅和了解。
翻开《盘中餐》,扑面而来的,是土地的清新,是田野的宽广,是小黄狗的欢腾,还有在这片土地上才能找到的孩子们的纯净笑容!《盘中餐》让我们了解孕育过程不易,《盘中餐》让我们认识保护果实的艰辛,《盘中餐》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其实何尝不是一粒在城市森林中生根发芽的种子。那些坚守,那些困难,那些痛楚,那些欢乐都是生命必经的历练!
《盘中餐》还是一粒五味相伴的情感怪味豆,一口嚼下去迸发出来是许愿时的美好,是耕耘时的深沉,是等待中的躁动,还有收获时浓浓的喜悦。许愿的美好催促我们开始一年的辛勤劳动,耕耘时的深沉让我们对土地有了更深厚的感情,等待中的躁动让平静的生活多了一些多彩的涟漪,丰收的喜悦,让我们懂得坚持之后获得奖赏的兴奋!仔细嚼一嚼碗中的饭粒,就会发现我们对盘中餐的情感远不止感恩和珍惜,这些晶莹的小小身躯之中渗透了太多太多我们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万物的浓浓情感。
这就是我想告诉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的故事,一个关于生命和自然的故事,一个看似不经意间讲述的故事。每个人肯定会尝到不一样的味道,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动,但是大家都值得去尝试。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去读这首美好的诗,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去听这首美好的交响乐,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去嚼一嚼这些情感怪味豆,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稻穗!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生态环保网(www.cneepn.com)或者相关权利人享有或者共有,未经本公司或作品权利人许可,不得任意转载。转载请以完整链接形式标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中国生态环保网。
本网转载文章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