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对于我们总是充满善意的,内部有什么不舒服,时常在外部有相应的信号,提醒我们防范于未然。
自古以来,我们古人就通过“望闻问切”来探知身体内部的问题,孩子的身体也是一样。
这里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因此而陷入恐慌里,就像许多初学中医的人,怎么看自己身体都是各种问题百出,书上的症状,怎么都那么像自己,导致焦虑万分,得不偿失。
生命是智慧的,它向我们发出警告,同时又努力去调整去自愈。
很多人会发现,我们好好睡一觉、好好安静休息、好好放下焦虑、好好玩一玩、好好去户外走一走,很多身体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用中医生活的第一步,应该是看见身体的状况,又同时从容淡定相信生命自身的智慧,我们要做的养护,只是顺时而为,不伤害身体,及时调整身体偏颇。
养育孩子脾胃也是一样,听听脾胃的感受,懂得脾胃的喜好,不伤害脾胃,顺时去养护,心安而不惧。
一、过量水果的感受
当我们水果吃过量后,脾胃就像被水湿紧紧裹住,升清降浊的能力就会降低,就容易呕吐、食欲不振、懒洋洋、困顿、大便黏腻,也就是中医讲的湿困脾。
二、过量甜食的感受
吃过量甜食后,跟吃过量荤食类似感受,脾胃好像背上重重的包裹,艰难而缓慢的前行。
这种感觉就像老板给我们布置一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又无法拒绝时的感受。
最后,脾胃不仅累倒了,还应付了事,大部分食物都变成了积滞痰湿浊气,并没有变成营养。
三、过量冷饮的感受
过量的冷饮,就好像把脾胃打入冷宫,天寒地冻,寸草不生的地方,脾胃只能艰难拿出库存的阳气去温煦那寒冷,寒化开了,阳气也折损不少。
夏天,如果贪嘴喝冷饮,记得要吃点温煦的食物助力脾胃一把,比如生姜红糖水,或者用温阳贴敷,或者艾灸来温阳祛寒。
四、吃太撑的感受
吃太撑,脾胃是什么感受?
打个简单比喻,有一天你回家,发现你的房屋里,堆满各种东西,一点站的空间都没有,你需要花大力气把这些东西搬出去,才有休息的地方,这样感受,是不是又累又窝火?
五、过少蔬菜的感受
蔬菜,可以帮助身体疏通,让五谷不壅滞,更好吸收。
如果摄入蔬菜过少,脾胃的感受,就是道路堵塞,又累又糟心,才华难以施展,所以我们看到,多数蔬菜摄入量太少的孩子,就容易反复积食。
六、不专心吃饭的感受
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气血都跑到大脑和眼睛去干活了,脾胃里的气血能量不够用呀,自然就容易消化不良。
一边吃饭一边被批评,肝气郁结,气机不顺畅,脾胃是气机的中枢,整个就运化不了,自然也消化不良,所以古人一直强调,饭桌上不责备孩子!
养护脾胃,生活占了大部分的因素,但是养成生活好习惯,需要很多精力去引导,慢慢来,不要着急,只要大多数时间往着正确的路走,自然会越来越好!
责编:吴瑾
审核:李东泽
发布: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