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生态环保健康网

会员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购物车| 微动态| 搜索| APP| 签到领奖|

  •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10-57160801
    • 手机/微信:133 6633 0127
    • 微信公众号:生态环保健康网
    • 邮箱:hbcinic@163.com
    一位香港青年的另类农耕实践
    2016-05-05 07:46:23 813
  • 收藏
  • 管理

    撰文:吴韵菁                                            摄影:梁鹏威、吴锺坤等

     

    Image [8]

         “生物多样性”是什么?《生物多样性公约》与香港有什么关系?只谈保护野生动物,就等如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称《公约》)覆盖范围广阔,上至天空,下至深海,野生物种、农业、渔业,以至城市规划和日常生活模式等全都有关。

            相比“有机耕作”或“环境保育”,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更全面地顾及生态,但亦是更难于理解的议题。不如由最贴身的“粮食”入手,从农业去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复杂内容。

    ↑ 周思中自2009年反高铁后,开始学习耕种,真切感受土地的力量。

    ↑ 周思中自2009年反高铁后,开始学习耕种,真切感受土地的力量。

           简单来说,生物多样性覆盖三个层面:“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就在《公约》的序言中,已提到“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需要共同关注的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愈高,对世界日益增加的人口而言,无论粮食生产以至卫生健康各方面都非常重要。生态体系愈丰富,其抗扰能力和稳定性就愈高。

            听起来很抽象,是吗?农夫周思中以“永续农业”方法耕作,我们从当中可见到《公约》的实践。

    ↑ 同一行的田,种过不同农作物。长期只种一种农作物,容易令泥土质量下降,如变得瘦削、酸碱度不平衡等。

    ↑ 同一行的田,种过不同农作物。长期只种一种农作物,容易令泥土质量下降,如变得瘦削、酸碱度不平衡等。

    小昆虫滋养农田,农作物多样性拯救人类

           周日早上来到位于元朗锦上路、由周思中创立的“生活馆”。周思中提到田里的油麦菜:“红油麦在刚过去的冬天种得不错。”周思中种过6、7种油麦菜。在刚过去的冬季,气温一直持续温暖,但在农历新年前后却骤降至零度,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甚大。

           他解释,红油麦抵抗得过突如其来的寒冬,但不代表另一种油麦菜也能活下来,要是只种单一农作物,就有可能敌不过气候等变化而失收。农作物的基因多样性,保障了粮食来源。

    ↑ 红菜头贴着地面生长,而西红柿就沿着棚架向上生长,两者所占用的空间不同,可一同种植。

    ↑ 红菜头贴着地面生长,而西红柿就沿着棚架向上生长,两者所占用的空间不同,可一同种植。

    ↑ 菜叶上的小洞,是由这只茄二十八星瓢虫所咬出的,牠们主要以茄、龙葵科植物为食。实践永续农业法的农夫,不以任何杀虫药驱赶牠们。

    ↑ 菜叶上的小洞,是由这只茄二十八星瓢虫所咬出的,牠们主要以茄、龙葵科植物为食。实践永续农业法的农夫,不以任何杀虫药驱赶牠们。

    不翻土、不施肥、不杀虫

           生活馆的田不算大,围着走一圈只需10分钟,但所种的农作物种类却很多,一行椰菜、一行矮瓜、两行生菜和三、四行粟米,有些田盖着干草休息,粟米田同时种了南瓜和豆。“这叫伴生种植,可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空间来划分,如粟米占据高空位置,豆类在中间可帮忙固氮,南瓜则覆盖泥面。此外,西红柿和罗勒、花生和豆都可以一起种。某些农作物种在一起可互相驱虫,提升泥土质素。”

           周思中不会在农田杀虫,这是永续农业的特别之处。“我师傅说农作物多虫,可能是品种不适合本地种植,或是泥土出现问题令农作物长得瘦弱,所以才会吸引虫飞来,治本方法是改善泥质和耕作方法。”

    ↑ 周思中不翻土不杀虫,并在田上以干草覆盖菜头菜尾和豆渣作堆肥。翻开泥土不少蚯蚓窜出,牠们的存在证明泥内已形成一个小生态系统,土泥质量不错。

    ↑ 周思中不翻土不杀虫,并在田上以干草覆盖菜头菜尾和豆渣作堆肥。翻开泥土不少蚯蚓窜出,牠们的存在证明泥内已形成一个小生态系统,土泥质量不错。

            犁田多会翻土,但周思中鲜有这样做。他将割剩的菜头菜尾和从附近豆腐店收回来的豆渣,撒在田中,再以干草铺好,这叫“护根覆地”(mulching)堆肥法。他用手翻开干草,蚯蚓、马路虫、鼻涕虫,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生物一下子被吓至乱窜,物种的多样性由此揭开。这些小东西正在帮忙降解有机物,再排出养分,在干草和泥土之间构成一层厚厚的腐殖质。若然翻土,小生物便难以生存。出自这块田的红菜头,不比常规种植的小;在刚过的冬天,收来肥大的白萝卜,每条差不多有3斤。

    ↑ 以永续农业法种出来的红菜头,跟常规或其他有机耕作方法所种,大小相若。

    ↑ 以永续农业法种出来的红菜头,跟常规或其他有机耕作方法所种,大小相若。

           但这优质土壤不是一朝炼成,周思中的农作物曾被人看不起。“常规耕种的农夫曾到过我们的田,取笑田中农作物又瘦,产量又少。起初几年的确是这样,但这块田已耕作逾5年,泥土已培育出小小的生态系统,不只昆虫,还有真菌,它们的菌丝在泥里织成看不见的网,农作物的根透过网吸取营养。只要给它们时间,它们会替你工作,农作物亦愈种愈好。”

    ↑ 农夫会跟客人分享产品成分、制法,从而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

    ↑ 农夫会跟客人分享产品成分、制法,从而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

    科技能胜自然?

           在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学系教授农业学科的周思中教学生幻想以下的世界:在未有犁田机、现成饲料之前,种田要靠牛和马;要养活牛马,农夫得种植动物食用的禾草,草料晒干后可用来覆盖泥面堆肥,农夫种植果树、菜等自己食用。这些就是多样性。

           单一耕作又会怎样?“只种粟米,你就要出售农作物来赚钱,再买其他食物,这要在有石油副产品如电力的大前提下才能发生(不靠动物耕作)。石油副产品不能用到永远,无油时才想办法,太迟了吧?永续耕种或中国传统农耕都建立在多样性的基础上。”

    ↑ 留种子对于农夫来说非常重要。不少印度农夫所用的基因改造种子,每种一次,种子就长得比上一代差,无法留种。结果,农民的钱都花在购买昂贵的种子之上。

    ↑ 留种子对于农夫来说非常重要。不少印度农夫所用的基因改造种子,每种一次,种子就长得比上一代差,无法留种。结果,农民的钱都花在购买昂贵的种子之上。

           印度亦有类似以上的耕作方法,在名叫“Didgi”的村落,妇女负责耕种,她们在面积不到两英亩的农地,不靠化肥农药,种植12至23种农作物,种子只作交换,不作买卖。这种Didgi妇女引以为傲的种植方法,已获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认可。另一边厢,印度每年却有数千农民自杀,原因是他们改种单一或基因改造的农作物,令农作物难以抵抗气候变化,农地失收影响生计。更严重是,在一般市场已颇难买到非基改的种子。

    ↑ 位于石岗谢屋村的“生活馆”,背后就是大帽山郊野公园,周思中指曾有野猪走进田中。要是没有了农田作缓冲,野生动物为了觅食,可能一下子就走进城市中。

    ↑ 位于石岗谢屋村的“生活馆”,背后就是大帽山郊野公园,周思中指曾有野猪走进田中。要是没有了农田作缓冲,野生动物为了觅食,可能一下子就走进城市中。

    生态人眼中的农田

          生活馆田里的小生物,对农夫来说是降解和制造养分的好帮手。而生态导师黄志俊(Dickson)翻开泥土,见到各式各样的生物时,亦满意地笑道:“想不到有这么多生物,这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

           农地生境往往被视为只有中至低生态价值,原因是大部分与发展计划相关的环境评估,都侧重“天然性”及“人为干扰性”,而农地总是给人“人为”的印象,故难以在环评中取得高生态评级。然而,香港塱原是一大片相连的湿耕农地,同时又是众所周知的高生态地区,吸引不少候鸟出没。环保团体长春社甚至与农夫合作种植水稻,为飞来过冬的濒危禾花雀提供食物。

    Image [16]

    ↑ 左:斑腿泛树蛙,呈浅褐色,体色可稍为配合周围环境而改变。牠们喜欢栖息在丘陵地带的稻田或泥窝中。(Dickson摄)中:蜘蛛是农地生态的指标,图为跳蛛。(Dickson摄)右:红蜓平日甚少见到,这只红蜓连翅膀、眼睛都透着紫红色,美得令人赞叹。(清潭地产提供)

    ↑ 香港愈来愈多“假复耕,真发展”保坏生态的项目,Dickson也明白为何传统环团宁愿保育弃耕地,而对复耕抱有戒心。(梁鹏威摄)

    ↑ 香港愈来愈多“假复耕,真发展”保坏生态的项目,Dickson也明白为何传统环团宁愿保育弃耕地,而对复耕抱有戒心。(梁鹏威摄)

    一直被低估的农业生态

            Dickson感慨:“很矛盾,环团或政府一方面认同塱原农地的生态价值,另方面却不甚重视如新界东北、锦田等其他地区的农地。即使是较细小和零散的干或湿农地,都各有独特生态环境,我们应该着重的,是耕作技术是否生态友善。”

            他认为香港的农地生物种类十分丰富,“而且物种的密度,比较少人类干扰的原始自然环境更高。若环境有中度干扰,反而会有更多物种”。原来这与生态学上的“中度干扰假设”(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有关,Dickson举例解释:“台风对生境很重要,例如雨林遇上台风,一些老而未死的树遭吹倒了,会令整个空间变得宽阔,有些物种因空间、阳光增加而有生长机会。”

    ↑ 草游蛇爱在农田生活,但在华南及香港农田日渐减少下,已多年不见此蛇,Dickson早前在马宝宝农田中再次发现这品种。(Dickson摄)

    ↑ 草游蛇爱在农田生活,但在华南及香港农田日渐减少下,已多年不见此蛇,Dickson早前在马宝宝农田中再次发现这品种。(Dickson摄)

           Dickson在农田中发现过不少叫他惊叹的生物,例如已在香港消失很久的草游蛇。“我在马宝宝农场发现了牠。这种蛇爱在农田中生活,但香港和其他华南地区农业愈来愈少,剩下的多是非生态友善耕种农田,都令牠们难以存活。”Dickson边说边展示草游蛇的照片,语调带着兴奋。除了草油蛇,还有近年发现萤火虫,不少都是本地独有品种,而且只在湿耕地发现。

           他认为:“农业和生态不应该分割,它不是纯粹生产和顾及产量。可是在香港讨论农业时,大家通常将它当成日常经济活动,又或是食物安全卫生问题。”

    ↑ 这条色彩斑烂美得似大坑火龙一样的毛虫,是青枯叶蛾的幼虫。(Dickson摄)

    ↑ 这条色彩斑烂美得似大坑火龙一样的毛虫,是青枯叶蛾的幼虫。(Dickson摄)

    更多信息:

    生活馆博客:https://sangwoodgoon.wordpress.com

    周思中个人主页:https://m.facebook.com/ayeah

    文章来源:香港01

    原文链接:http://www.hk01.com/社區/19008/香港生態友善耕種-體現生物多樣性

    本文版权属于联合汇(www.cneepn.com)或者相关权利人享有或者共有,未经本公司或作品权利人许可,不得任意转载。转载请以完整链接形式标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联合汇 。

    本网转载文章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上一页:任取任捐的社区冰箱,香港共享食物的尝试 下一页:香港有机之旅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