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生态环保健康网

会员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购物车| 微动态| 搜索| APP| 签到领奖|

  •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联系我们
    • 电话:010-57160801
    • 手机/微信:133 6633 0127
    • 微信公众号:生态环保健康网
    • 邮箱:hbcinic@163.com
    乡土教材:有根的教育
    2016-05-07 07:29:04 761
  • 收藏
  • 管理

    2015年4月,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在凤仪镇学校余晓蓉老师的班级里,一场生动的音乐诗剧正在生动地出演着,全班的孩子们扮成老老少少,身穿羌服,挑着担,牵着羊,拉着大人,领着孩子,投入地展现着古羌人翻山越岭越过重重艰险,从遥远的大西北迁徙到岷山的景象。全班同学都是演员也是观众,更是这段历史的体验者。这是他们正在上的一堂乡土文化课《云朵上的民族》。《云朵上的民族》是羌族乡土教材《沃布基的故事》中的一课。凤仪镇学校开设乡土文化课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沃布基的故事》就是这一课程的教材。

    《沃布基的故事》是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和阿坝州教育局、茂县教育局合作开发的用于阿坝州羌区的乡土教材,出版于2010年。2009年汶川地震过后,为了文化重建,天下溪来到茂县,开始在这里和州教育局及县教育局一起组织和推动编写和使用乡土教材的活动。此后,天下溪和阿坝州教育局一直密切合作,到2015年,又陆续出版了羌族中学教材《云上的家园》,嘉绒藏族小学教材《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和安多藏族乡土教材《我的草原我的家》。到2015年年中,阿坝州三个文化区域的小学都有了自己的乡土教材。每周孩子们会有一节乡土教材课,学校里有固定的教学团队带领学生学习乡土文化,教师们在乡土文化课上的成绩也成为评定职称和评选先进的依据。教材和制度使阿坝州的乡土文化课有了确实的保证。

    图:羌族学生在上乡土教材课 

    图:羌族学生在上乡土教材课

    一、什么是乡土教材

    乡土教材,顾名思义,就是以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的教材。

    这里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乡土文化有个清楚的界定。

    要界定乡土文化,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乡土。很多人在和我们交流的时候,常常以为我们所做的乡土教材就是为乡村做的教材,或者是为少数民族做的教材。这是因为没有搞清乡土的含义。那什么是乡土呢?著名教育家傅宝琛有个清楚明白的界定:所谓乡土,就是儿童成长起来的地方。儿童成长起来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和他们的学校的所在地,就是他们的家乡。所以说,乡土,既不单指乡村,更不是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家乡,那个我们长大的地方,那个令我们我们渐通人事,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方,那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故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不管我们是哪个民族,不管我们在城还是在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土。对于乡土教材来说,我们的学校所在的那个文化区域,就是我们的乡土。

    而乡土文化,当然是在这片乡土上所呈现的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区历史沿革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生活智慧。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也可以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文化,而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就不同。我们在说乡土文化的时候,说的就是,在家乡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生活的我们这一群人,在历史沿革中承袭下来的这样一种存在方式,以及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态和特点,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当然,在积累下来的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我们编写乡土教材就要有取舍选裁。我们要传承的,是文化中的精华,它应该是代表本地生活智慧的,进步的,活着的且富有生命力的,能够推动我们今天的生活持续发展的那些东西。

    乡土教材需要全方位地表现一个区域的乡土文化,特别是这片乡土中的文化精神。这些东西,代表了本区域的主要文化特色,是本区域的精神气质文化风格的代表。事实上,即使是那些物质性的文化存在,也是带有鲜明精神气质的。我们把这种精神气质叫做文化特色。这些特色,就是乡土文化。为了表达这个内容,在编写乡土教材的时候,需要建立一个文化框架,这个框架里应该包括这个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与生活方式,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以及代表本地特色的文化符号等内容。

    现在很多人都想要或正在编写乡土教材,但是,也有很多人缺乏对自己区域文化内涵的全方位理解,因而面对丰富繁多的文化资源无从选择,也无法构建乡土教材的基本框架。很多乡土教材做成了死板的乡土文化知识汇编,或是几种本地基本技艺或者本地土特产的介绍。这种建立在知识或技能学习的基础上编出的教材,还不能叫做真正的乡土教材,它偏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不能触及本地文化精神的传承,失之于单纯的知识化或技能化。当然,比之于完全没有乡土内容的教育,这种做法的初衷还是值得鼓励的。但是,既然我们下定决心,花费了人力物力,希望传承本地乡土文化,就要做出一本能够传承文化精神的教材,使之作为一门课程走进课堂才能真正达到我们编写乡土教材的目的。那就真是需要有对乡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乡土教材的教学目标有个明晰的确定才可以。

    图:红原希望小学五年级学生在上乡土教材课《黑帐篷》 

    图:红原希望小学五年级学生在上乡土教材课《黑帐篷》

    二、我们为什么要编写乡土教材

    我们编写乡土教材,有一个最简单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将乡土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推进课堂,我们希望学生的课表里有乡土文化这门课,乡土教材就是这堂课的依据。

    为什么乡土文化要进课堂?这是因为,当下,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到了危机时刻,强大主流文化的冲击,撤点并校带来的学生脱离家庭的状况,使得传统的社会教化和家庭仪式传承乡土文化这两大渠道都已断裂,目前,课堂是乡土文化传承唯一最有保证的平台。这样做,从宏观上来说,当然是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文明的基石,是中华文化所以灿烂辉煌的保证。不管在未来,还是在当前,传承和发展多元文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措施和必然方向。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的成长最重要。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是使学生能够自信地成长的必要课程。因为乡土文化是“根”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的土壤。一个没有乡土文化作为自己发展底蕴的人,就是一个无根的人;而一个无根的人,无论他的学习成绩有多好,考试分数有多高,他的内心永远缺乏自信力的支撑,脆弱和自卑会长久地深埋于他的心中,这就注定了他飞不高也走不远。根,是每个人自信力量的源泉。

    其实,对“根”的追求和保护一直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内容。2002年我到广西山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去支教时,那个学校的校长给我讲了这样一个习俗:当地的小伙子若看好了哪个姑娘,去到人家提亲时,不管携带了多么丰厚的礼物,都必须能够在女方家长面前背出自己七代以上祖辈的谱系,说明你是个来历清楚的人,你的提亲才有可能被接受。如果背不出七代的祖先来,那你立即会被认为来历不明,不清不白,无法信任。这时即便你给女家带去金山银山样的礼物,也会被拒绝亲事。我去的时候,据说那边的小伙子还基本人人都能连唱带念地讲出自己七代以上长辈的姓名和身份,甚至有的人能够唱念出二十多代祖先的名讳和身份。这可以算是个“根文化”的典型例证吧。但又是十多年过去了,那边的小伙子们不知还记得他们的祖先不。

    有根的树会枝繁叶茂,有根的人才能内心强大健康成长。这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吧。

    很多年来,在我们学校教育的内容中基本接触不到自己的生活,这大概也是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者感受到学习难度的原因之一。很多教育的目标我们只能通过概念的教育去实现,概念的空洞或陌生都会使学生难以向教育目标前进。即使那最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如若只是说长城长江,黄山黄河是我们祖国的标志,也会令地处偏远的孩子心里一片模糊,这些从未走出过自己家乡那一方土地的孩子,长江黄河对于它们如同北极一样陌生。他们能够见到的只是自己家乡的山与河,而这些山与河却是他们的课堂上没有的。其实爱祖国就要先从爱家乡开始讲起,爱家乡就是爱祖国。

    学习是一个认识和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选择自己方向的过程。我们编写乡土教材,推动乡土文化进课堂,就是希望为学生们提供多一些学习资源,也让他们多一些选择。学生在向家乡学习、向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发现家乡,更可以发现自己,进而能以家乡文化作为自己的成长资源,努力地成长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我们还希望,课堂上推动的乡土文化的学习,能够内化为新一代的文化自觉,并进一步成为每一方乡土之上有粘着力的资源,吸引更多的人,重建出一个又一个丰富和美丽的家园。

    嘉绒藏族教材《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中的连环画《阿米格尔东和藏历新年的故事》中的一页,绘图及脚本:张更 

    嘉绒藏族教材《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中的连环画《阿米格尔东和藏历新年的故事》中的一页,绘图及脚本:张更

    三、乡土教材的学习对象

    我们所编写出版的乡土教材出了一本《云上的家园》外,其余都是为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编写。这是出于经费的限制,我们在一个地方只能完成一部教材的编写出版,经过考量,我们认为从四年级学生入手比较适宜。因为我们选取的项目点都是比较偏僻的地方,那里三年级以下的小学生大多汉语说的还不够好,接受能力有限,如果加入乡土教材的学习,所编写的教材,必然收入的内容很有限。为了使有限的经费能编写出一部相对完全一些的乡土教材,我们选择以四年级学生为使用对象。事实上,每部教材的内容都很丰富,每一课都可以上很多课时,所以现有的教材可以使用两年,四五年级连续使用。

    教材设计的都是16课,考虑到一学期22周,每周1课时,掐头去尾,至少能保证有16周上乡土教材课,四五两个年级,四个学期,这样每课课保证有四个课时上乡土教材,基本能使教学开展起来了。

    四、我们的乡土教材是什么样的

    我们的教材都是好看的、好玩的、亲切的、图文并茂的教科书。

    它好看,是因为所有的课文都是一个一个有趣的生活小故事。

    在设计教材的时候,我们采用了这样的形式:设计出一个人物,一个和学生的身份、经历、思维相当的人物,他就像是同学们的一个肩并肩的好朋友。我们以这个人物为主人翁,通过他的眼睛观察生活,在孩子们习以为常视若无睹的生活中发现家乡,发现生活,发现智慧和美好。他的这些观察和发现的经历都被编写成了一个个语言平实言之有物的生活小故事。事实证明,这些故事亲切易懂,信息量大,大人和孩子都喜欢。

    不仅故事好看,每个页面也都是好看的。精心的版式设计,适当的插图,使每本教材都赏心悦目。配图方面我们都选用的是上乘的摄影图片,摄影家陈锦、刘世昭、王再、周耀武、曾晓鸿,著名画家张志忠、青年画家张更、陶波等人都无私地为教材提供了自己的作品;张更和陶波的两套连环画《阿米格尔东和藏历新年的故事》和《吐蕃赞姆》都使教材更丰富和更被孩子们喜爱。我们的教材里还无一例外的都有孩子们自己画的插图,孩子们稚拙传神的画作为教材带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也使教材的版面更显得活泼,拉近了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所以每种教材发到孩子们手里时,他们都又惊又喜、爱不释手。

    又惊又喜,是因为他们可能在教材里看到自己家的房子,邻居的小孩,隔壁的奶奶,或者书上就有他自己。在课本里遇见自己的熟人熟物,对于这些身处偏远的孩子来讲是多大的惊喜啊!当然还有亲切啦。

    教材充满趣味,每一课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引发学生无穷无尽的想象,触发孩子们思索的引线,让他们体会到原来习以为常的生活竟然使这么有意思,这么有道理,这么有智慧啊。

    这本教材还好玩,因为它里面有很多游戏,可以教孩子们玩个够。以游戏、活动、戏剧的方式传递乡土知识,是我们的一大特色。玩!玩!玩!这本教材从头到尾都是带着孩子们各种玩的。

    我们希望乡土教材能成为孩子们心灵的朋友,所以我们必须让它是好看的、好玩的、有趣的、亲切的,让孩子们喜欢它。

    五、教材里都有什么

    每部乡土教材的框架就是本地乡土文化的基本构成——地域和历史,生计与生活方式,文化遗产:手艺、服饰、民俗、艺术、节庆、自然以及发展与变化等。我们在教材里选取那些日常生活即可体现的、与本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相关的、有特色的、智慧的、有生命力并利于今后发展的内容作为课文的内容。

    我们的每一课都通过课文、活动和阅读材料这三种呈现方式,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我们为每一课都制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课文是以学生视角呈现的,是他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模拟。活动,有的是专门设计的活动课,也有普通课上设计的活动,活动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也是学生参与能力的强化。阅读材料是文化营养的补充。

    1、课文故事——强调关系的叙事,关系即文化。

    课文的设计是我们的创造,也是我们教材的特色。

    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故事,是个包含本地文化精神的日常生活故事。课文故事的背景都是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我们就在这个场景中,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身边世界,让他们睁开眼睛看家乡,让他们看到自己那些习以为常一无所见的日常生活里蕴藏着的丰富和美好。从而认识家乡,了解自己的生活;也逐步掌握认识家乡、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我们故事的逻辑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和我的历史就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精神就蕴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展现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现并掌握其中的生活智慧和人文精神,就是我们成长和确立自己独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所以这些故事都讲述的是生活,提炼的是智慧。

    图:羌族学生在童谣课上 

    图:羌族学生在童谣课上

    在这个故事里蕴藏着一条由近及远的认知路径——由”我”开始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从哪里来,我和谁在一起,我怎样生活,我为什么这样生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这些故事并不强调情节发展,它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关系”。所以,我把这些课文故事命名为强调关系的叙事。它强调的是这样一些关系: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及我们的历史的关系;我与他人(家人、亲友、社会、世界)的关系;今天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我认为,这些关系中蕴含着智慧、伦理和文化精神。这些都是价值观的基础。在理解和认同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即可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比如,作为乡土文化的必要内容——民居,我们这样讲它的故事。湘西教材里讲的是吊脚楼,这个故事说,是因为湘西地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样一种自然生态环境,人们要建构平地、躲避地面的潮湿,所以才在河岸边或山脚下搭建出了吊脚楼形式的民居,这样,一来就有了水平的室内地面,二来居室高悬于地面之上,可以防潮、防虫、防止野兽侵入,同时,吊脚楼又是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剩产的木材和桐油作建筑材料建成的,也和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吊脚楼当之无愧地是当地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智慧之作。而羌区呢,羌族教材里的民居是碉楼,这是因为羌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半山上,那里风大寒冷,还有部族之间的征战和野兽的侵袭,所以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石块和黄泥做建筑材料,建成挡风御寒、还有防守作用的碉楼。

    食物和服饰等的介绍也展现的是这样的思路。这些课文编写的都很有趣,不枯燥,不仅学生爱看,很多成年人也阅读得津津有味。这些教材也经常被当做本地的文化介绍手册送给外来的朋友。

    2、活动——在活动中汲取文化提升能力

    在课文之外,我们还设计了很多活动课,这也是我们教材的重要特色。

    活动方式有调查、游戏、表演、团体绘画、手工、行动设计、戏剧、生活仪式模拟等几种形式。这些活动都是以了解家乡为目标设计的,但是,在这个目标之外,是对学生生活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实际上,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活动的趣味性、探险性、新奇性会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习目标得到切实的落实,它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方法和能力的学习和锻炼。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多种途径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承和选择的能力、行动的能力等等,而最重要的是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比较经典的活动是村寨图和家族树。这两个活动都是学生多元能力培养的范例,也是情感教育的巧妙方法。

    村寨图是让学生画出自己居住的村子的文化地图。这就需要学生先去观察自己的村寨,看看那些自己走过无数次却从没关注过的路径、地形和各种建筑的位置和模样,并选择出村寨中自己最喜欢或和自己关系最大的一些点,比如你经常玩耍的地方——你小时候爬过无数次的村口的大树、路边的怪石、村头的打谷场等等,你最喜欢的亲朋好友的家,你觉得村子里最重要或最特殊、最吸引人的地方等等,然后将这些内容画在村寨的地图里。这个活动一是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二是锻炼学生选择的能力,三是表达能力。画出村寨图后,学生们会觉得原来熟视无睹的村寨竟然有这么多值得自己记忆的东西,就会增加对村寨的感情。相信画过村寨图的同学,不管将来他走到哪里,在自己村寨里的童年记忆将会永远铭刻于心。这些图真是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的表达,在凤凰县三拱桥小学所做的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画出的村寨图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叫人忍俊不住。但是,所有孩子画的图中都有小卖部,这不就是孩子们的真情流露吗。

    家族树是让学生对自己家族的调查的和表达。要求学生画出自家三代以上的家人的树枝图,对图中出现的每个人都要写出他的姓名、年龄、特点以及和自己的关系。这个活动一是要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了解才会有更深的感情,二是学会认识和介绍他人。很多孩子会觉得我奶奶就是一个平常的老太太,连门都不常出的,她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会提示孩子,她可以做饭特别好吃,绣花手艺好,和邻居关系好,甚至扫地扫得非常干净,都算是特点。这样教学生掌握认识他人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与家长有很好的沟通,增进和家长的感情。

    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是多种形式和多个内容的,这些活动的显性目的当然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乡土文化,了解自己的家乡;但是活动的深层目的则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多种能力,包括探索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甚至还有勇气和坚持。我们认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就,甚至他们生活的幸福程度是由这些能力决定的,单纯知识的学习是没有这个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文化教育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

    同时,活动不仅调动孩子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促进教师教育创新积极开发和设计新课程的途径。在我们设计的活动的基础上,各校教师都有很多课堂设计创新。这个我们需要另一个话题展开来说了。

    0 [6]

    3、语言——不可忽视的母语学习,情感和价值观的载体

    我们认为,母语是乡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阿坝州三个文化区域的乡土教材里都有母语教学内容。羌族和嘉绒藏族教材有专门的羌语和藏语教学课程;羌语教学和藏语教学都是聘请了当地的语言教学专家编写的。安多藏族的教材除了课文是藏汉对照的外,其余内容是全藏文的。特别要说的是羌语和嘉绒藏语的教学,大多数人认为羌族和嘉绒藏族是没有文字的,事实是古羌文早就遗失了,羌族的绝大多数文化是口头传承下来的,“释比唱经”、原生态民歌多声部合唱“迪莎”等等都是羌族历史文化代代相传的媒介。但是,为了羌族古老文化的复兴,1992年,国家组织专家创制了新羌文,还培养出了一批师资,这些老师们一直在等待时机推进羌语学习。我们在编写羌族乡土教材的时候,同时编写了16课羌语学习内容,这使得当地所有关注羌族文化传承的人都欢欣鼓舞,他们说这部教材是历史上第一部羌文出版物,意义重大。而学者们说,事实上嘉绒藏族的文字就是藏语,嘉绒藏族的教材《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里也编写了16课藏语教学内容。

    同时,在所有的小学教材里,我们都设计了童谣这一课,并且提倡在课堂上用方言说歌谣。因为,我们认为,童谣是民间典型的语言文化载体,它是思维方式、情感寄托和价值判断的表达,也是母语传承、建立家乡感情、增进童年记忆的载体。童谣课很受欢迎。在湘西花垣二小的观摩课上,老师发动学生采风,课文中的那个歌谣《张打铁,李打铁》被搜集出了17个版本。学生们在课上一会用方言说歌谣,一会用普通话说歌谣,歌谣里那些朴素的价值观和风趣的民间往事会很深刻地记忆在学生们的心里,用方言说歌谣的亲切感也是培养学生家乡情感的溶剂。

    记得不知哪个学者说过:“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所以,在传承乡土文化的时候,语言,特别是母语,是我们万万不能忽略的内容。

    六、乡土教材是是怎样编写出来的

    我们的乡土教材都是我们和项目地教育局或教科院合作编写出来的。在完成文化调查后,我写出教材大纲,然后组织当地文化人和热爱本地文化的教师一起完成写作。

    大纲是教材编写的根本法则。教材大纲的内容包括: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材目标、主要内容及体例要求等。一般每种教材我们都设计为十六课,这十六课一般分为四个单元。大纲会具体地规定出每个单元的内容,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写作内容,写作方法、文字风格和相关的技术要求。在开完分工会后,参加写作的人每人认领一课或两课回去写作。写作完成后,大家聚在一起开汇稿会。参加汇稿会的人除了作者外,还有当地的文化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汇稿时,由作者在大家面前大声朗读自己写作的稿件,大家一起审稿,审稿的内容包括文字风格、内容表达、文化信息包括细节的准确性等等方面。汇稿会是非常认真严肃也非常活跃的,所有人都会开诚布公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尤其对于涉及本地文化内容的部分,更是“字斟句酌”毫不放松。记得在羌族教材《沃布基的故事》的审稿会上,在审“我和爸爸去耕地”那课时,文中有一句写道,“爸爸吆喝一声,牛就撒着欢跑起来了”。这句刚念完,马上就有人提出,“不对,我们羌人很少吆喝牛,我们都是唱牛歌的。”接着,就有人站起来,说牛歌是这样唱的,高亢而抑扬顿挫的牛歌就唱出来了,在座的都憋不住,也跟着唱起来了。会场上当时就是一片歌声。那时我激动得眼泪都掉出来了,就想,这些羌人真是诗意地栖居在云朵之上,他们的文化多美好啊,我们怎么能让这些文化流失呢。一般这样的汇稿会我们要开两到三次,以此来保证教材内容的可靠性。稿件非修改到合格不能使用,实在不行的会换人重来。

    图:阿坝州四种教材的封面 

    图:阿坝州四种教材的封面

    嘉绒藏族教材的稿件更是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几次汇稿后,大家都觉得课文的火候还是不够,于是,在全州都放羌历年大假的时候,我们邀集几位作者和嘉绒藏族的老文化专家,放弃了节日的娱乐,开会讨论教材的文本。大家针对教材的文化结构,以及每课的教学目标、文化内涵、科学性和文字表述及结构,字斟句酌地研讨。老专家们认为教材中《祈年》那一课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因为祈年这个活动是以前集体劳动时春耕前的祭祀活动,在目前耕作成为单家独户的劳动后,已经基本上消失了,专门设置这一课对今后的文化传承意义不大,因此建议从课文里撤销,放到阅读课里。建议增加一篇叫做《我们的朋友》的课文,介绍当地一些主要的植物、动物,和它们与嘉绒藏族人生存的关系。专家认为有些课文的文化准确性不够。比如《永远的酥油茶》这一课,把酥油茶说成是嘉绒藏族人每天都要食用的食品,这种说法不对。因为酥油茶事实上是一种略显奢侈的食品,过去只有富裕人家才可以享用,普通百姓只有过年过节才可能偶然饮用。老百姓真正日日离不开的饮品是马茶,就是在茶马互市时嘉绒藏族得到的马茶。马茶、糌粑、酸菜才是嘉绒人不可一日或缺的食品,因此饮食这课的内容改成了《嘉绒藏家茶香浓》,讲述了嘉绒藏族人喝马茶的故事,课后的阅读材料里,我们请作家曾晓鸿写了一篇《带着糌粑去旅行》,比较全面地展示嘉绒藏族的饮食文化。

    几年来,在阿坝州参与教材写作的人非常广泛,从教育局长、编译局长、文化馆长,当地文化名流,到基层小学教师,都有来参加过教材的写作。他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编写乡土教材让自己家乡的文化进入课堂学习,关系到千秋万代。那些参加了写作的校长们还率先在自己的学校开上了乡土文化课,自己任教,以保证教学的推广和质量。

    七、一个课例

    下面用一个课例具象地展示一下我们的教材。

    嘉绒藏族教材《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

    第二课:《洛让家的房名》 作者 曾晓鸿

    课文

    一大早,洛让和爷爷就把牦牛群赶上了山坡。

    爷爷六十岁了,放了一辈子的牛。牧场上有一间小木屋,爷爷就住在那里。
    今年暑假,家务事不多,阿妈要洛让去山上和爷爷做伴。

    牛群在山坡上慢慢散开。洛让和爷爷坐在绸缎般柔软的阳光里,享受着太阳温柔的抚摸。

    坐在山坡上放眼远眺,可以望见天边的四姑娘山,低头俯看,可以看见山下的村子。袅袅的炊烟从各户升起,然后聚焦在村子上空,仿佛一片飘浮的祥云。
    洛让望见自己的房子和邻居“锦修部”的房子小得像两只火柴盒。两家的炊烟相互交织,就像两只紧挽着的手臂。

    “锦修部”是新房子的意思,可自己家的房名“琼茹”又是什么意思呢?生性好奇的洛让突然冒出了这个问题。

    “爷爷,我们家的房名是什么意思?”

    “我就知道今天你又要把我问得死去活来。”爷爷嗔爱地白了洛让一眼,吸了吸鼻烟说:“听我爷爷讲,很久以前,我们这里经常发生战争,人们过着很苦的日子,后来象雄派兵把挑起战争的那些人收拾了,人们才有了平静的生活。”

    “这事儿和我家房名有关系吗?”洛让瞪大了双眼。

    “别急!”爷爷说,“我们家是给一位带兵官修的,于是人们给它取了个“达茹”的房名,意思就是带兵官住的房子。”

    “那‘琼茹’又是什么意思呢?”洛让指着他家后面山坡上的房子问爷爷。

    “‘琼茹’是地方官住的房子,‘琼’是象雄人的姓氏。”爷爷说,“几千年前,我们这里就有人居住了,他们那时已经把野猪驯化成了家猪,还用贝壳当钱币做起了生意。一些地方官与象雄军队一起来到嘉绒地区,所以给他们修的房子大多取名叫‘琼茹’。”

    “这支军队后来到哪儿去了?”洛让点着头忍不住又问。

    “战事平息后,他们留了下来。后来象雄被吐蕃消灭,吐蕃也派军队到了嘉绒地区。”爷爷指了指西边的远山,“看见那一抹蓝色的群山了吗?山的那边就是松岗。那里曾经有一位将军叫盘热,他是这一带的最高长官,他和其他人一样留了下来,是松岗的第一个土司。再后来,象雄军队也和象雄人一样与这里的人结了婚生了子。我们都是他们的后代。”

    “这样说来,我们在琼布地方会有亲戚呢!”洛让兴奋地拍着手说。

    “是的。”爷爷说,“我爷爷的爷爷、舅舅的舅舅,还有外婆的外婆,他们都在遥远的西藏,在遥远的琼布。”

    洛让望着天边缓缓移动的白云,心想,那朵云一定是从西藏琼布飘过来的吧。

    活动

    1、收集全班同学家的房名的故事,将它编成一本书。做法是:
    (1)准备一些大小相同的白纸,每人一张。
    (2)每个同学在纸上写出自己家的房名,写出自己家房名的意思,并为自己家的房名画个插图,花你家的房子、风景,或你的家人都行。
    (3)把自己的学号标在自己那张图画的右下角。
    (4)把所有人的图画收集在一起,按学号排好。
    (5)委托画画好的同学画一个封面;把封面放在最上面装订起来。

    好啦,现在我们有了一本自己编的书啦,书名就叫做《我们的房名》。把这本书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老师吧!

    2、给你的家庭做一个家族树。做法是:
    (1)访谈自己的家长,了解自己父母以上几辈长辈的情况,包括:姓名、年龄、职业、性格、特点以及大家对他的评价。特点包括这个长辈有什么能力,比如会编织、会绣花、馍馍做得好、唱歌好、会跳锅庄、会讲故事等等。
    (2)把了解到的内容记下来。
    (3)画一棵树,按照辈分,从树根开始,将你调查到的家族长辈的信息一代一代地标记在树上,辈分越高的,越靠近树根,树梢处是你们自己。树的形式和内容标记的方式可以自己设计。

    注意!向家长做访谈时要注意礼貌,不要打扰家长的工作,如果家长能给你们讲几个家族的小故事,那你就要谢谢家长了。把这些故事记下来,写在你的家族树旁边,和同学们分享。

    图:靛房小学土家课 

    图:靛房小学土家课

    八、乡土教材的功能和学习原则

    乡土教材基本功能当然是让乡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走进课堂,但是,它更重要的功能是文化向导。我们的乡土教材不是一个知识的载体,它只是教学中的向导。虽然凡是读过我们教材的人都说我们这些教材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它并不单纯是为了传递这些知识而生的,它的使命是要把学生带进家乡去,进入他们的身边世界,发现先祖的生活智慧和人文精神,再进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发展家乡。它是孩子们进入家乡文化这个领地的引路人。它告诉孩子们在家乡应该怎么看和看什么,它要使孩子们有一双能够发现家乡的眼睛和认识家乡的心。它也告诉孩子们所有的家乡文化都在我们的生活里。教材中的每一课,都只是为我们对乡土文化的学习指引了一个方向,而不是提供了乡土文化知识本身。我常说,我们的每一课课文,都只是为孩子们认识乡土文化打开的一扇窗子,希望老师指导孩子通过这扇窗子看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村寨。自己家乡、自己村寨的乡土文化,不是在这篇课文里,而应该在同学们的眼里和心里。这篇课文,只是指点同学们,你要“这样”看过去,就能看到那些曾经被你忽略的文化内涵。课文负责带着你,让你自己看见,让你自己学习。

    所以这也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我们的乡土教材不是乡土知识的载体,它只是一个向导,它启发和引领学生们学生看见自己家乡、学会认识自己家乡。让学生们在对家乡的学习和在生活中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知、自信、自强、自立。

    这个教材的使用也是对老师们的挑战,这样的教材,当然无法再用常规的老师教学生们听和记的教学方法完成了。所以,我们还要为老师们做很多培训,带动老师们做课程开发,所以,这个教材其实也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向导。

    九、乡土教材:推动回到本源的教育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人成长,而人成长的标志是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而自我完善的起点则是认识“我自己”。我们编写乡土教材就是要为这种回到本源的教育探索出一种可以操作的方法。

    我们编写教材,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认识“我自己”的自我学习过程,这个学习的内容是一系列的家乡生活常识,是足以说明“我”是谁的一系列生活经历和经验。相信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会体会到自由学习的快乐;不断充实起来的心灵,也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并产生自强的力量和勇气,在家乡文化的滋养下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成为一个自知、自信、自强、自立,能够自我发展的有根的人。

    文章来源:乡村文化人

    原文链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本文版权属于联合汇(www.cneepn.com)或者相关权利人享有或者共有,未经本公司或作品权利人许可,不得任意转载。转载请以完整链接形式标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联合汇。

    本网转载文章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类似文章:

    一个中国主妇的简单自然生活实践2016-05-07  
    台湾中山大学建起会呼吸的“绿屋顶”2016-05-07  
    “最美低碳环保家庭”的生活是什么样?2016-05-07  
    都市里的亲子耕读尝试2016-05-07  

     



    上一页:都市里的亲子耕读尝试 下一页:日本影视作品中的返乡之路
    全部评论(0)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